秋夜山楼对月与黎惟敬梁思伯诸君同赋

月上江城夜,人悲故国秋。

关山宁改色,今古自生愁。

玉露萧萧下,金波澹澹流。

霜钟飘大壑,风笛倚高楼。

栖鹊还无定,宾鸿各自求。

诗题桐叶晚,杯就桂华秋。

兵气缠中土,仙期阻十洲。

暂为鸲鹆舞,莫问鹔鹴裘。

词赋谁青简,勋名易白头。

物情空卤莽,朋好且绸缪。

顾兔终虚捣,蟾蜍亦浪游。

因风讯灵魄,兹夕可淹留。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山楼之上,面对明月所引发的深沉思绪与感慨。首联“月上江城夜,人悲故国秋”以月升江城之夜景起笔,暗含着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与哀伤之情。颔联“关山宁改色,今古自生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无论山河如何变迁,古今皆有忧愁。颈联“玉露萧萧下,金波澹澹流”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尾联“因风讯灵魄,兹夕可淹留”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之风传达对亡魂的思念,希望在这一晚能够停留,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之中。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反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时光流逝、故国之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35)

梁有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閒居漫述

大雅悲前代,虚怀任此生。

长杨空有作,小草竟何成。

穷叹鼯藏技,才怜雁善鸣。

江湖风物改,容鬓壮心惊。

自昔倦持戟,于今羡濯缨。

风骚情屡感,山水意先倾。

野饭供菰米,幽居葺杜衡。

忘机知鸟性,取适听泉声。

露井犹飘叶,霜篱自落英。

长镵为岁计,短褐谢时名。

永日香增爇,清宵茗续烹。

购书无积俸,阅史有新评。

扰扰哀时事,悠悠见物情。

虎头痴独绝,龟手术徒精。

祇益交期若,难忘世网婴。

愿逢调玉烛,讵意赐金茎。

间就君平卜,沉思孺子耕。

仰贤惭窃禄,对客厌谈兵。

达士还观妙,玄风岂在赢。

河滨能授道,柱下戒持盈。

仙与餐霞法,僧寻住岳盟。

高秋望云物,终作十洲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喜梁李二山人入社

骚坛称二妙,名自早年知。

磊落看前代,飞腾羡此时。

黄初窥制作,绿绮共襟期。

浪迹犹存古,高谈亦解颐。

赋才愁里逸,侠气醉来奇。

霜下梅花咏,风前桂树词。

握珠君自惜,投璧我无疑。

南国空舒笑,东方谩叹饥。

古人何寂寞,吾道岂磷缁。

秉烛星垂户,开尊竹荫池。

药阑齐染翰,花坞半弹棋。

更拟持竿去,长歌沧海湄。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沈惟顺户曹北上

为问淮南士,何如沈隐侯。

三坟看蕴籍,八咏见风流。

花忆上林日,凫飞炎海秋。

驱鸡才独展,驯雉效全收。

夙系苍生望,能宽白屋愁。

新恩持戟贵,旧俗揽车留。

泗水悬情剧,燕云满目浮。

行无陆贾橐,去有李膺舟。

乱后趋庭意,时来报国忧。

人方轻楚调,君独佩吴钩。

四海犹传箭,千官拟借筹。

握兰知思苦,起草见深谋。

名向鸳行重,功从麟阁求。

周南留滞者,相忆倚江楼。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观音阁望海上诸山得城字

绀阁几临眺,翛然出世情。

僧无说莲偈,客有听松声。

海阔众山小,天空万籁鸣。

沃焦何缥渺,员峤自峥嵘。

树入穷荒尽,峰衔元气平。

暝烟沉大野,寒磬落孤城。

下界悲尘劫,空门悟此生。

青尊聊一醉,何必问蓬瀛。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