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是一篇送别诗。全诗通过对友人李侍御赴任幽州幕府的送行,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十挥篇翰,三十穷典坟。”开篇即表现出诗人对于知识与学问的渴望和追求,从年轻时就开始努力学习,到中年时已成为学识渊博之士,这两句表明了李侍御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学养深厚。
“辟书五府至,名为四海闻。”这里的“辟书”指的是朝廷的正式文书,“五府”可能是指中央或地方的某些重要机构。诗人通过这一句,赞扬李侍御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官至高位,其名声已经传遍四海。
“始从车骑幕,今赴嫖姚军。”这两句表明了李侍御的仕途经历,从最初在边疆的车骑幕府开始,现在则是前往北方边陲的嫖姚军。这里的“车骑”和“嫖姚”,都指的是军队的名称,体现出诗人对朋友从军生活到现在赴任幽州的肯定。
“契阔晚相遇,草戚遽离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李侍御的深厚情谊以及临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契阔,指的是友情的牵绊;草戚,形容草丛中的小径,暗示着朋友之间的情谊虽然短暂,但却难以忘怀。
“悠悠行子远,眇眇川途分。”这里,“悠悠”形容时间的长久,“眇眇”则是指目送其远离时的模糊视线。两句表达了对朋友远去的惆怅和不舍。
“登高望燕代,日夕生夏云。”诗人在这里通过登高远望,回忆古代英雄的事迹,同时也希望李侍御能够像古代英雄一样建立功业。“日夕生夏云”则是形容天气变化快,可能含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暗示。
“司徒拥精甲,誓将除国氛。”这两句表达了对李侍御担负重要军事任务的期望和支持。司徒,是官职名;精甲,则是指精锐之兵。这两句强调了李侍御肩负重任,要为国家除去忧患。
“儒生幸持斧,可以佐功勋。”这里的“儒生”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幸持斧”,则是希望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李侍御的军事行动中,以便共同完成伟大的事业。
“无言羽书急,坐阙相思文。”最后两句表达了朋友离别后的思念之情。羽书,古代用鸟羽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这里指的是急忙之间送来的书信;坐阙,是指坐在高处的门楼上,远望着朋友所去的方向,相思文,则是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李侍御赴任幽州幕府的送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对朋友学识与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友情和未来的一种渴望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