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子威代祀嵩衡淮海

群生望甘泽,五岳云气通。

天香落岩谷,瑞霭春冥濛。

海潮天际来,金碧森万峰。

划落紫翠堆,亭亭玉芙蓉。

古庙丝竹存,迎神奏黄钟。

空山递馀响,落花舞青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学意味。诗人以“群生望甘泽”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渴望与人类的期待相联系,暗示着对雨水的期盼,同时也暗喻了人们对福祉的向往。接着,“五岳云气通”一句,展现了天地间云气交汇的壮观景象,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天香落岩谷,瑞霭春冥濛”描绘了春天里山谷中飘散的香气与弥漫的祥云,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祥和的氛围。而“海潮天际来,金碧森万峰”则通过海潮与山峰的对比,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起伏与变化。

“划落紫翠堆,亭亭玉芙蓉”这一句,将山峰比作紫色与翠绿色的堆积,形象地描绘了山色之美,而“玉芙蓉”则比喻为亭亭玉立的荷花,进一步强化了自然之美的纯净与高雅。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

“古庙丝竹存,迎神奏黄钟”描绘了古老的庙宇中保留着丝竹之声,人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迎接神灵,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最后,“空山递馀响,落花舞青童”以空旷的山林中回荡的余音和飘落的花瓣与青色的孩童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以及对生命、宇宙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542)

成廷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字:原常
  • 籍贯:元芜城

相关古诗词

送人归桐江

读书不谒万乘君,挟策肯傍诸侯门。

啸歌苏台晚山碧,濯足洞庭秋水浑。

千金未易买骏骨,一饭岂足哀王孙。

风尘拂衣且归去,高卧桐江烟水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王止善归茅山

句曲仙人止善君,乱离何处避尘氛。

独乘一苇淩沧海,谁共三茅管白云。

丹井洗瓢分石髓,宝函封检秘天文。

他年定有方壶约,几夜苏台候鹤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游平江瑞光寺

水殿云廊取次开,不论庐阜与天台。

窗间燕雀驯相近,池上龟鱼唤亦来。

春雨久荒红药圃,香烟遍烧碧莲台。

上方似可容吾隐,也伴高僧坐石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学无遇长老归江南

新赐袈裟染茜红,拈花消息悟灵峰。

大开海会容三教,远致嵩呼祝九重。

贝叶有书驮白马,葛藤无语问黄龙。

湖船满载燕山月,归照招提万树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