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其十九)

孤迥峭巍巍,始终活鱍鱍。

唤作禅道,祖佛眼中著屑。

不唤作禅道,祖佛掘地觅天。

从他千古万古黑漫漫,填沟塞壑无人会。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独特见解。"孤迥峭巍巍,始终活鱍鱍",开篇即以山峰与鱼儿的对比,暗示着禅道的高远与生命的活力,两者看似相悖,实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和谐。

"唤作禅道,祖佛眼中著屑",这里诗人提出禅道的概念,认为在祖师佛的眼中,禅道如同细微的尘屑,虽小却蕴含着宇宙的真理。这既是对禅宗简朴、直接、不拘形式的修行方式的赞美,也是对禅者内心世界深邃、微妙的描绘。

紧接着的"不唤作禅道,祖佛掘地觅天",通过对比,强调了禅道的不可言说性。禅宗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非外求知识或理论。因此,即使是最伟大的祖师佛,也难以用言语或行动来完全表达或实现禅道,只能像在地下寻找天空一样,不断地探索和领悟。

"从他千古万古黑漫漫,填沟塞壑无人会",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禅道理解之难的感慨。禅道如同一片黑暗,需要无数代人的努力去探索、去填充,但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人无法真正理解和领悟其中的奥义。这不仅是对禅宗修行难度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智慧追求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思考,探讨了禅道的本质、修行的艰难以及理解的不易,体现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3)

释克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

举无遗照,十方刹海目前观。

正体堂堂,大千同一真如境。

各守本位去,山是山,水是水。

互换投机去,星辰易位,佛祖潜踪。

两处绝聱讹,二边纯莫立。无可不可,悉得安居。

随时应缘,凝然湛寂。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一)

国无定乱之剑,四海晏清。

门无白泽之图,全家吉庆。

若道有承恩力处,正是土上加泥。

更或削迹吞声,亦乃持南作北。

到这里纵横十字,未免誵讹。据位投机,犹较些子。

寒山逢拾得,抚掌笑咍咍。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二)

通身是眼见不及,遍身是耳闻不彻。

通身是口说不著,通身是心鉴不出。

直饶尽大地明得,无丝毫透漏。

犹在半途,据令全提。

域中日月纵横挂,一亘晴空万古春。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三)

当阳有路,祖佛共知。觌面相呈,见闻不隔。

万象不能藏覆,千圣无以等阶。

活鱍鱍绝承当,净裸裸无回互。

直饶棒如雨点,喝似雷奔,犹未动著向上阙棙在。

瞎却诸圣眼,哑却山僧口。

日午打三更,面南看北斗。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