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控海幽燕地,弯弓豪侠儿。
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
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
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居庸关二首(其二)》描绘了幽燕之地的壮丽景色和边塞的雄浑气象。首句“控海幽燕地”展现了居庸关地理位置的重要,它如同扼守大海的咽喉,是战略要冲。次句“弯弓豪侠儿”则借用了边疆勇士的形象,象征着当地人民的勇武精神。
“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关的生活场景,秋季的山峦成为游牧的场所,而每当战事发生,这里便是军队出征的起点。诗人通过“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的画面,展现出居庸关山势险峻,连绵的山岭阻隔了天上的云彩,关隘之长使得鸟儿飞过也显得缓慢,营造出一种雄浑而苍茫的氛围。
最后两句“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表达了对当政者拥有像汉代名将魏尚那样能人将领的期盼,希望他们能够在此地驻扎军队,保家卫国。整首诗以边塞风光为背景,寓含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体现了谢榛诗歌中常见的边塞题材特色。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年少宫中树,偏怜杨白花。
长风吹日暮,春雪落天涯。
荡子空相忆,芳年谩自嗟。
月明愁不见,啼杀禁城鸦。
闲庭秋一色,满架豆花垂。
薄俗存吾计,衰年习土宜。
烟中晚雀定,露下候虫知。
何限幽人意,临风独立时。
悲歌残烛下,秋思转纷纷。
落叶多惊雨,明河半隔云。
萤光时复见,虫响夜多闻。
谁是论心侣,清樽可共君。
燕霜终古愤,梁狱昔年书。
世事疏狂里,交情患难余。
相看年欲老,多感岁将除。
醉拟应刘赋,春风起敝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