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四)秋放蚕

君谷熟田中,我蚕熟山颠。

熟时两通易,丰歉情相连。

昼要秋日小,夜须秋月娟。

天解人愿从,我腹定果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事与养蚕的季节性活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首句“君谷熟田中”与次句“我蚕熟山颠”形成对比,一为农田作物成熟,一为山巅之蚕丝丰收,展现了不同劳动场景的丰富性。接着,“熟时两通易,丰歉情相连”表达了农事与养蚕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丰收之时彼此共享,歉收之时相互扶持,体现了社会互助的精神。

“昼要秋日小,夜须秋月娟”则细腻地描绘了放蚕的最佳时节,白天需要温和的秋阳,夜晚则需明亮的秋月,形象地展示了自然条件对农事的影响。最后,“天解人愿从,我腹定果然”表达了对上天顺应人心、满足愿望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预示着丰收的果实将如愿以偿,给人以希望与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农事活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五)驱蠹

蠹蠹岂得已,亦复因饥寒。

秪此万头虫,尔饱我则难。

系头有排索,系足有机竿。

非我能陷子,天教入其间。

形式: 古风

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六)移枝

筐载似襁负,蠕蠕缘不禁。

后时要尔养,肯谓恩勤深。

不知家已移,食饱眠于林。

蚕乎我诚苦,待儿无此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七)煮茧

同命蹈汤火,吾怜蚕此时。

要为世衣被,不尔安得治。

所求补生民,可悯不在斯。

我观古仁人,用心如见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八)上机

今日机杼地,旧时空破屋。

织师有手诀,可授不可读。

岁织竿万端,远散侯甸服。

劝君毋作伪,作伪天不谷。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