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池

绿发柔莎碧甃连,湛如蛟穴贮寒泉。

谁将宝镜遗在地,照见浮云浸破天。

数鬣游鱼才及寸,一层绿荇小于钱。

待将闹物都除却,放出秋蟾夜夜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青丝般的柔草连接着碧绿的砖砌池塘,清澈如蛟龙的洞穴储藏着冰冷的泉水。
是谁不慎遗落了珍贵的镜子在地上,它映照出浮云浸染天空的景象。
几条游鱼只有寸许长,一片片绿萍比铜钱还要小。
等到把那些喧嚣之物全部清除,我将放出生机勃勃的秋月,让它每晚圆满无缺。

注释

柔莎:形容青草柔软如丝。
碧甃:碧绿的砖砌池塘。
蛟穴:比喻深邃而清凉的水潭。
宝镜:珍贵的镜子。
浮云浸破天:浮云倒映在水中,仿佛要穿透天空。
数鬣游鱼:几条游动的小鱼。
绿荇:绿色的水草。
秋蟾:秋天的明月。

鉴赏

这首诗名为《盆池》,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盆池画面。"绿发柔莎碧甃连",形象地写出池边青草茂盛,池水碧绿,与青砖相接,宛如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湛如蛟穴贮寒泉",运用比喻,形容池水深邃清澈,仿佛蛟龙藏身的寒泉,给人以神秘之感。

"谁将宝镜遗在地",诗人以宝镜比喻池水,暗示池水的平静和明亮,如同一面被打翻的镜子,倒映着天空。"照见浮云浸破天",进一步描绘了池水映照天空的景象,云彩仿佛被池水浸透,与天融为一体。

"数鬣游鱼才及寸,一层绿荇小于钱",诗人通过描绘几寸长的游鱼和比铜钱还要小的绿色水草,展现出池水的宁静和生命的微小,增添了生动的细节。

最后两句"待将闹物都除却,放出秋蟾夜夜圆",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向往,希望去除尘世的喧嚣,让池中的秋月(象征着圆满和宁静)得以清晰地展现,寓意着诗人追求心灵的澄净和生活的简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送公辟给事自青州致政归吴中

青琐仙人解玉符,秋风一夜满江湖。

曾歌郢水非凡曲,未扫旄头负壮图。

终日望君天欲尽,平生知我世应无。

扁舟应约元宫保,潇洒莲泾二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石中允致仕归新昌

凤凰山下网罗疏,翠翮摇空去有馀。

陶令已抛彭泽印,谢敷今作会稽居。

碧峰四向晚吟处,啼鸟数声春醉初。

更放鱼舠鉴湖上,芙蓉香里卧看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宋屯田之湖南转运判官

绿绶郎官笑白头,更携龙节领诸侯。

抟风初击三千水,投刃方排十二牛。

行色未抛京洛地,先声已压洞庭秋。

汉家刺部官虽小,一鉴寒冰照八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张景山知康州

遂溪张太守,恳意乞南州。

家在白云下,郡当沧海头。

旌旗泷水晚,风雨瘴山秋。

解却淮西印,轻为万里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