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精舍小憩旧名龙泉有古井极甘洌

姑恶声催雨不来,暑云空际只崔嵬。

投鞭得地古佛刹,看竹满窗风叶堆。

百岁可堪轻日月,一官才得便尘埃。

清泉酌罢犹贪恋,更瀹松黄当茗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她生气地催促雨神不降临,夏日的云层独自高耸
把鞭子投掷在地上,古老的佛寺屹立眼前,窗外竹影斑驳,风吹落叶堆积
百年光阴轻易度过,官职微小如尘埃
喝过清澈泉水仍意犹未尽,还想再煮松黄茶以作饮品

注释

姑:她。
恶声:生气地。
催:催促。
雨:雨神。
不来:不降临。
暑云:夏日的云层。
空际:空中。
崔嵬:高耸。
投鞭:把鞭子投掷。
得地:屹立在地上。
古佛刹:古老的佛寺。
看竹:看窗外的竹子。
风叶堆:风吹落叶堆积。
百岁:百年光阴。
可堪:轻易。
轻日月:度过岁月。
一官:一个官职。
才得:只是。
便尘埃:如尘埃般微小。
清泉:清澈的泉水。
酌罢:喝完。
贪恋:意犹未尽。
更:还。
瀹:煮。
松黄:松黄茶。
茗杯:茶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炎热夏日的午后,寻找清凉之地以消暑解渴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个人生活情趣的独特抒写。

首句“姑恶声催雨不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天气热到极点的感觉形象化为一位怨恨的女子在高声叫嚷,渴望降临的雨水却迟迟不到,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干旱无雨的景象。

接下来的“暑云空际只崔嵬”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热气蒸腾的云彩在天边堆积,如同古代神话中的山脉一般巍峨壮观,却又透露出一种静谧而无奈的氛围。

“投鞭得地古佛刹”一句,是对环境的一种描绘,文人随手扔下马鞭,恰好落在了一片古老的佛教遗址上,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怀念,也反映出他对于现实生活之外精神寄托的追求。

“看竹满窗风叶堆”则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细腻描写,文人望着窗前竹叶随风摇曳,积累成堆,这种平淡而又充满生机的情景,不仅给了他一份清凉,也让他的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安宁。

“百岁可堪轻日月,一官才得便尘埃”两句,是诗人对于生命和官职的一种感慨。百年光阴,转瞬即逝,而仕途之路,却又充满艰辛,即使一官半职,也不过是世间烟尘中的一瞬。

“清泉酌罢犹贪恋,更瀹松黄当茗杯”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享受着凉爽的泉水之后,依然不忍离去,他将泉水倒入古老的松黄色酒杯中,那种对清泉的贪婪和恋恋不舍之情,无疑是他内心深处对于纯净生活追求的一种体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写,展现了作者在夏日寻找清凉、怀旧和追求精神寄托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牡丹

分数论春物,都应让牡丹。

几枝单叶紫,满担夕香寒。

除我知心切,从人得句难。

肯辞回棹日,多瓣剪来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纳凉至夜深

积潦斜阳忽射阶,夜深穿树雨还来。

披襟径放清凉入,倚扇微教懒困催。

出草乱萤时自照,叫空孤鸟暗飞回。

贪吟四鼓犹妨寝,除此人间念总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芦山长老慧举见访约游其临平庵居自号云邱草堂因赠四韵

此客南湖不易逢,几年尘外愿相从。

风流前辈亲曾识,兴寄高情老未慵。

行柳映门宜著舫,青灯同坐到闻钟。

稻畦莲渚临平境,何幸同师觅旧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苍寒堂

短桥斜路入松林,何止能销利欲心。

眼悟一真清净色,耳通千古泰和音。

尺量梢影邀僧记,竹护根茎恐鹤侵。

莫讶塼炉多宿火,春晴犹似处云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