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李合画渊明濯足图

天机本自足,人事或相须。

东坡画三昧,乃与龙眠俱。

黄州富丘壑,馀杭渺江湖。

已困口嘲弄,更堪手糊涂。

其来本游戏,所到非功夫。

平生斜川翁,尚友千载馀。

可闻不可见,风标定何如。

笑倩李居士,为予巧形模。

临流想有诗,沧浪元非渔。

不入声利场,政恐吾足污。

二公有深意,百年留此图。

不著色尘相,澹然如游天地初。

主人牢缄縢,丹青有渝此不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苏李合画渊明濯足图》由金代诗人刘从益创作,通过对苏轼和李公麟合作绘制的《渊明濯足图》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文人雅趣的向往与赞美。

诗中首先提到“天机本自足,人事或相须”,表达了自然与人为的关系,自然之物自足,而人事则需要相互配合。接着,诗人通过“东坡画三昧,乃与龙眠俱”赞扬了苏轼(东坡)与李公麟(龙眠)在艺术上的默契与成就。

“黄州富丘壑,馀杭渺江湖”描绘了两位画家所处的环境,黄州与余杭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理风貌,丘壑与江湖象征着丰富的自然景观。接下来,“已困口嘲弄,更堪手糊涂”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创作过程中的挑战与不易。

“其来本游戏,所到非功夫”强调了艺术创作的初衷是出于乐趣而非刻意为之,体现了艺术家的自由与随性。诗人还提到“平生斜川翁,尚友千载馀”,将自己比作陶渊明(斜川翁),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

“可闻不可见,风标定何如”则表达了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风骨与气质的思考,难以用言语完全捕捉。最后,“笑倩李居士,为予巧形模”邀请李公麟为自己塑造形象,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的艺术合作与友谊。

“临流想有诗,沧浪元非渔”暗示了诗人站在水边,心中涌起创作的灵感,但这里的“渔”并非实际的捕鱼活动,而是借用了《楚辞·渔父》中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入声利场,政恐吾足污”表达了诗人不愿涉足名利场,担心自己的心灵受到污染,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

“二公有深意,百年留此图”称赞苏轼与李公麟的合作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能够流传百世,成为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不著色尘相,澹然如游天地初”形容了作品的高洁与纯净,如同天地初开时的清朗,不染尘埃。

“主人牢缄縢,丹青有渝此不渝”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作品保护的重视,主人会谨慎地保存这幅画作,确保它不受时间与外界影响而保持原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渊明濯足图》的描述,展现了对古代文人生活情趣的向往,以及对艺术合作与传承的赞美。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友情、艺术与精神自由的追求与颂扬。

收录诗词(35)

刘从益(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尉氏怀阮籍

朝来国门游,莫抵蓬池宿。

有怀阮步兵,豪气无捡束。

啸歌陟高台,长风振林木。

老眼何曾青,四海无一物。

万古留诗名,九原销醉骨。

居然方丈家,惜也微瑕玉。

涂穷道不穷,先生安用哭。

形式: 古风

汎舟回澜亭坐中作

昔年醉回澜,犹恨身属官。

今年邂逅来,身与亭俱閒。

洗心亭下水,照眼亭西山。

溪山如故人,喜我复来还。

有酒浇我胸,有花怡我颜。

韝鹰乍脱臂,但觉天地宽。

山阴忽回船,夜阑情未阑。

形式: 古风

乐山松

乐山一何崇,上有千岁松。

清孤月露底,秀拔天地中。

蒲柳抱常质,桃李开芳容。

争如十八公,笑傲冰霜风。

居然喜避世,不肯污秦封。

蟠如北海螭,伏如南阳龙。

纷纷过者多,匠石终不逢。

明堂几时构,唤起苍髯翁。

形式: 古风

和渊明杂诗二首(其一)

俗士苦纷竞,此心本无尘。

功名乃外物,了不关吾身。

吾身复何有,形神假相亲。

天地开一室,日月挟两邻。

有生即有化,如晏之必晨。

但得酒中了,亦足称达人。

挥戈欲却日,小力自不量。

何如任天运,闭门坐齐芳。

诗书列四隅,著我于中央。

夏卧北窗风,隆冬曝朝阳。

但有藜藿羹,亦足充饥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