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一二首(其六十四)

赵州不见南泉,山僧不识五祖。

甜瓜彻蒂自甜,苦瓠连根自苦。

形式: 偈颂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形象的比喻,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修行的意境。

“赵州不见南泉,山僧不识五祖。” 赵州和尚与南泉和尚,五祖与山僧,这里运用了典故,赵州和尚是禅宗的著名人物,而南泉和尚、五祖则是禅宗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这句诗通过对比,暗示了在修行的道路上,真正的领悟与理解往往来自内心的觉醒,而非外在的权威或传统。山僧不识五祖,意味着即使在禅宗内部,也有人未能真正领会其精髓,强调了个人悟性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甜瓜彻蒂自甜,苦瓠连根自苦。” 这两句诗运用了自然界的形象来比喻人生境遇。甜瓜从根到蒂都自然地甜美,而苦瓠则从根到蒂都自然地苦涩。这里强调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内在的本性不会改变。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揭示:每个人的命运和感受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决定的,外界的影响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幸福或痛苦源自于内心的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禅宗的智慧,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本质和修行的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各种境遇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醒,认识到真正的幸福和解脱来自于内心的觉悟和自我认知。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一二首(其六十五)

尊者憍陈如,九旬最亲切。

老少幸相依,上下皆欢悦。

瞻听离闻见,承览亦超绝。

四海五湖人,勿谓真机泄。

形式: 偈颂 押[屑]韵

偈颂一一二首(其六十六)

开一片田,密密绵绵。两顿粥饭,其道自办。

山僧一夏,与诸人相见。

自是诸人不荐,若或荐成一片。

是什么一片,看取当门箭。

形式: 偈颂

偈颂一一二首(其六十七)

一漏逗,二漏逗,三漏逗,用意搀前先在后。

莫于佛祖结冤亲,好看衣珠常离垢。

家中人,斗头走,淮南笑杀龙门叟。

有人若会笑因由,眼似铜铃大如斗。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偈颂一一二首(其六十八)

木平山里人,貌古言复少。

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坏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

城郭今日来,一沤曾已晓。

形式: 偈颂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