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友人

尘网苦多累,暂閒如脱羁。

胡为尘外迹,而乃东西驰。

聚谈每仓卒,既远翻多思。

眼前失真宰,身外何求知。

百骸如仆马,势合聊相随。

气运忽迁谢,一散无重期。

来日不可待,去日不可追。

静缘当自保,世故方无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惟则的《示友人》,以深沉的哲理和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与时间的感悟。

首句“尘网苦多累,暂閒如脱羁”描绘了诗人从束缚中解脱的瞬间感受,如同从繁杂的尘世枷锁中挣脱出来,获得了一时的自由。这种比喻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摆脱世俗烦恼、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接着,“胡为尘外迹,而乃东西驰”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虽然向往着远离尘嚣的生活,却发现自己仍然在世俗的轨迹上奔波不已,无法真正实现心灵的自由。

“聚谈每仓卒,既远翻多思”描述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短暂欢愉,以及分别后对友谊的深深怀念。这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和短暂性。

“眼前失真宰,身外何求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怀疑与反思,认为在物质世界中寻找意义和价值是徒劳的,真正的主宰或许不在眼前,而在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

“百骸如仆马,势合聊相随”将人比作受制于命运的仆役或马匹,暗示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但又不得不随波逐流,体现了对命运无奈接受的一面。

“气运忽迁谢,一散无重期”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因为未来难以预料。

最后,“来日不可待,去日不可追”再次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告诫人们要把握现在,不要让过去成为遗憾。

“静缘当自保,世故方无涯”则是诗人对如何面对生活的建议,主张通过内心的平静与自我修养来应对世间的种种变故,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时间、命运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54)

惟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 字:天如
  • 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
  • 籍贯:吉安永新

相关古诗词

登西林

沈郁难自居,偶思散遐嘱。

主丈登西林,断崖倚修竹。

崖上丛花开,飞禽自相逐。

崖下清川流,水光泛嘉木。

四月风雨多,平野一时绿。

长啸白日低,烟云起空谷。

俯视万化间,劳生亦何足。

形式: 古风

游茅山云林清远之馆

华阳有客似重来,新见云林别馆开。

寒日半岩松鹤起,腥风万壑雨龙回。

琴床流露滋瑶草,丹鼎飞春上玉梅。

居者未知清且远,人间咫尺望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漕运万户某脱险于海因和韵唁之

语未开唇已改颜,向来海运历多艰。

连樯影落蛟涎窟,孤枕魂飞鬼骨山。

出匣剑龙惊怒吼,传家珠虎幸生还。

黄金任积高于斗,不博休官一日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时无择维那归闽

百计归难禁,生缘乐未穷。

听钟榔叶雨,攲枕荔花风。

客久闽音化,交深楚俗通。

片帆明日远,云断海天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