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惟则的《示友人》,以深沉的哲理和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与时间的感悟。
首句“尘网苦多累,暂閒如脱羁”描绘了诗人从束缚中解脱的瞬间感受,如同从繁杂的尘世枷锁中挣脱出来,获得了一时的自由。这种比喻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摆脱世俗烦恼、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接着,“胡为尘外迹,而乃东西驰”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虽然向往着远离尘嚣的生活,却发现自己仍然在世俗的轨迹上奔波不已,无法真正实现心灵的自由。
“聚谈每仓卒,既远翻多思”描述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短暂欢愉,以及分别后对友谊的深深怀念。这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和短暂性。
“眼前失真宰,身外何求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怀疑与反思,认为在物质世界中寻找意义和价值是徒劳的,真正的主宰或许不在眼前,而在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
“百骸如仆马,势合聊相随”将人比作受制于命运的仆役或马匹,暗示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但又不得不随波逐流,体现了对命运无奈接受的一面。
“气运忽迁谢,一散无重期”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因为未来难以预料。
最后,“来日不可待,去日不可追”再次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告诫人们要把握现在,不要让过去成为遗憾。
“静缘当自保,世故方无涯”则是诗人对如何面对生活的建议,主张通过内心的平静与自我修养来应对世间的种种变故,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时间、命运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