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隐为祝南山赋

踪迹何拘似白云,不专丘壑避红尘。

田堪耕稼即莘野,水可钓鱼皆渭滨。

无碍滞心宁择地,有幽闲处便容身。

一筇忽入青山去,岂是终南捷径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行踪自由如白云,不只为隐居山林避开尘世纷扰。
田地足够耕种就如古代的莘野,哪里有水就能垂钓,仿佛身处渭水之滨。
心中无阻,无论何处都能安身,只要有清静之地。
手持竹杖忽然进入青山,难道我是寻找终南山捷径的人?

注释

踪迹:行踪。
何拘:不受限制。
似:像。
白云: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丘壑:山林。
避:避开。
红尘:指尘世的纷扰。
田堪:田地足够。
莘野:古代隐士聚居的地方。
水可:哪里有水。
渭滨:渭水边。
无碍:心中无阻。
滞心:困扰的心。
宁:宁愿。
择地:选择地方。
有幽闲:有清静闲适之处。
容身:安身立命。
一筇:一根竹杖。
忽入:忽然进入。
青山:青翠的山峦。
终南捷径:指通往高官显位的便捷途径,此处可能暗指隐居之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隐士形象。诗人以"白云"自比,暗示其行踪不定,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选择在自然中寻找宁静。"田堪耕稼即莘野,水可钓鱼皆渭滨",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无论何处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居所,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

"无碍滞心宁择地,有幽闲处便容身",进一步揭示了他心境开阔,不被琐事牵绊,只要有清静之地,就能安顿身心。最后两句"一筇忽入青山去,岂是终南捷径人",借"终南捷径"的典故,表明隐者并非为了功名利禄而遁世,而是真心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归宿,仿佛是真正的隐逸之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浮华的淡泊,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精神寄托和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隐居

编茅卜隐读书林,门掩苍苔一径深。

当户晓山长识面,临窗夜月独知心。

花围锦绣翻红影,竹列琅玕舞翠阴。

别是一般清富贵,何须满坞积黄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寒夜即事

倚遍阑干更漏长,柔髭撚断为诗忙。

清分梅影夜宜月,寒入雁声天正霜。

怀古顿添孤客恨,追欢难忆少年狂。

读书窗下篝灯坐,一卷离骚一篆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寒夜呈梅深

空斋对孤客,寂寞似僧家。

炉冷频烧叶,灯昏不吐花。

夜长添睡思,岁晚忆年华。

吟倦推窗坐,梅檐月未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寓舍即事

矮屋编茅槿缚篱,诗人住处恰相宜。

万间突兀梦不到,一室凄清心自知。

窗下无灯童睡早,林间有月鹤归迟。

八荒便作庭除看,南北东西任所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