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无为吴氏园池

傍水寻幽径,青林昼掩扉。

杨花入竹静,鸟影度塘稀。

石好频移坐,波清任濯衣。

沙鸥如有意,一一近人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沿着河边寻找幽深的小路,青翠的树林白天掩映着门扉。
柳絮轻飘进入竹林悄然无声,鸟儿的影子偶尔掠过稀疏的池塘。
喜欢石头的好质地,常常变换座位欣赏;清澈的水面允许我任意洗涤衣物。
沙滩上的鸥鸟似乎有意亲近,一只只靠近人群飞翔。

注释

傍水:靠近河边。
寻:寻找。
幽径:幽深的小路。
青林:青翠的树林。
昼掩扉:白天掩映着门扉。
杨花:柳絮。
入竹静:悄然无声地进入竹林。
鸟影:鸟儿的影子。
度塘稀:偶尔掠过稀疏的池塘。
石好:喜欢石头的好质地。
频移坐:常常变换座位。
濯衣:洗涤衣物。
沙鸥:沙滩上的鸥鸟。
有意:有意图地。
近人飞:靠近人群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在寻找幽静的小路时,不由自主地被水边的美丽吸引。"傍水寻幽径"表明诗人的行动,"青林昼掩扉"则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让人感觉到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接下来的"杨花入竹静,鸟影度塘稀"更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和谐之美,杨花轻柔地飘落在竹林间,鸟儿偶尔掠过水面,都显得那么不急不缓。

诗人对于自然的感受是细腻的,他喜欢石头,所以常常搬动座位以便更好地享受;"波清任濯衣"则显示出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清澈的水波让人忍不住想要触碰。最后,"沙鸥如有意,一一近人飞"中,沙鸥(一种水鸟)似乎在有意无意间接近诗人,每一次的飞翔都带着自然界的节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收录诗词(26)

方惟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居长洲。方龟年子。早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躬耕田间,闲则读书。徽宗崇宁四年以遗逸荐,为兴化军助教。所为诗精诣警绝,甚为王安石所称赏。有《方秘校集》

  • 字:子通
  • 籍贯:宋兴化军莆田
  • 生卒年:1040—1122

相关古诗词

呈荆公

年来身计欲何为,跌宕无成一轴诗。

懒把行藏问詹尹,愿将生死遇秦医。

丹青效虎留心拙,斤匠良工入手迟。

此日知音堪属意,枯桐正在半焦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依韵答杨起公见寄

释卷趋南亩,霜风报穫时。

不才谋事拙,寸禄及亲迟。

通塞终难问,短长今自知。

何年得乘兴,闲趁逸人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吴门章太守五日宴九老于广华诗

使君萧洒上宾闲,金地无人昼敞关。

风静箫声来世外,日长仙境在人间。

诗成郢客争挥翰,曲罢吴姬一破颜。

此节东南无此会,高名千古映湖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明教院

宝刹临苍峡,门迎万里船。

湍声沉鸟语,岸沫拥蛟涎。

朝供收崖栗,宵瓶煮石泉。

平生林壑趣,向此合留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