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三章(其三)

磨镌铅与石,错灿九市陈。

俗眼眯微陋,囊解千百缗。

遵明重河北,黄宪宜贱贫。

时惑空理喻,真屈乃赝伸。

夜光辉结绿,秋水湛青萍。

薛卞久黄土,持此将安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与思考。首句“磨镌铅与石,错灿九市陈”描绘了在繁华市场中,铅与石经过精心雕琢,光彩夺目的景象,象征着平凡事物在恰当的环境下也能展现出非凡的价值。

接着,“俗眼眯微陋,囊解千百缗”则揭示了世俗眼光的狭隘,往往忽视了真正有价值的事物,而那些被误解为微不足道的,却可能蕴含着巨大的价值。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和相对性。

“遵明重河北,黄宪宜贱贫”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公正与平等的追求。黄宪的故事寓意着即使出身贫寒,也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强调了道德与社会评价的重要性。

“时惑空理喻,真屈乃赝伸”则揭示了现实中的困惑与矛盾,指出人们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忽视了内在的真实与本质。这里的“真屈乃赝伸”形象地描绘了真相被掩盖,虚假得以显现的社会现象。

“夜光辉结绿,秋水湛青萍”运用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比喻,夜光如同宝石般闪耀,秋水清澈如镜,青萍静卧其中,象征着纯洁与美好的事物,即便在暗淡的环境中也能散发出光芒。

最后,“薛卞久黄土,持此将安珍?”以薛谭与卞和的典故作结,薛谭因才华横溢而被世人遗忘,卞和献玉却被误解为愚弄,这两则故事共同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真理被忽视的感慨,以及对坚持自我、追求真理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反思,探讨了价值判断、社会公正、个人命运等多层面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林以善画龙诗

半生住海不见龙,但识龙起天有风。

天风布云满天半,龙始宛延游其中。

龙质不见见龙影,亘云一白如垂虹。

海光倒摄变青紫,电催急雨城门东。

东城谢家百丈堂,中悬一纸千尺障。

墨沈如云透纸背,龙睛闪睒疑垂光。

龙睛穿云注一爪,云欲东行尾西扫。

云势下立龙上行,云立不动龙难升。

挂壁还师蜥蜴舞,伏泥敢效蚯蚓灵。

森然雨气出芒角,到面似难须臾停。

仰听乱叶走堂瓦,梧楸飒飒高为声。

画师运笔虽遒壮,未上天门看龙相。

神物由来无定凭,俗眼何从得形状?

凝神迫视吾还疑,或非龙相为蛟螭。

胡为燕雀避堂外,未敢振翼来拚飞。

主人拂以白麈尾,龙背剥落青苔衣。

田禾枯涸满天下,汝竟昧之何灵奇。

主人置酒对龙酌,四壁龙孙卸烟萚。

眼中谁是人中龙,来与天龙争岞崿。

我醉欲舞龙欲腾,摩空云势皆有棱。

沧溟万里尔所宅,惜哉匿迹甘冥冥,吾终笑尔龙无能。

形式: 古风

八怀诗饼师毕叟

日落散乡塾,牵狗空庭嬉。

叟频携饼来,似怜小官饥。

叟年七十九,制饼觅微利。

健脚同少年,须眉古和气。

三日叟不来,鱼肉亦不甘。

索得阿母钱,趋向门前探。

门前闻饼香,叟来小官喜。

叟死竟不来,小官泪瀰瀰。

小官今有儿,儿顽如昔时。

出入索饼尝,忆叟为此诗。

形式: 古风

北城老兵徐

三十食官粮,四十充海兵。

闽贼寇海来,遂从李帅征。

李帅不自官,待兵如弟子。

贼炮轰帅船,愿代李帅死。

李帅竟无生,老兵亦受伤。

肉尽可见骨,示我左臂创。

昔负百钧石,今须扶杖行。

每思李帅恩,涕泪犹纵横。

海风吹雁落,海水立城起。

李帅尚无祠,老兵老如此。

形式: 古风

横山妪周

赤日一百里,独行过横山。

横山深赭色,照我枯索颜。

索酒苦无店,饮水苦多泥。

偶憩三版亭,如得大屋栖。

老妪手抱儿,置儿汲新水。

为我炊瓦垆,还问我乡里。

自言廿载前,曾为汝家佣。

瞿然问祖母,上及我祖翁。

顾我点首笑,其时汝方童。

汝今当读书,吾儿亦务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