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

江春行求瘼,偶与真境期。

见说三陵下,前朝开佛祠。

停舟仰丽刹,绣组发香墀。

咫尺空界色,天人花落时。

盛游限羸疾,悚踊瞻旌旗。

峰翠羡闲步,松声入遥思。

素高淮阳理,况负东山姿。

迨此一登览,深情见新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在春天江边漫步探寻美景,偶然间与这真正的仙境相遇。
听说在这三条河流交汇处的下方,前朝时期建立了佛寺。
停船仰望那华丽的佛塔,绚烂的彩绸从散发着香气的台阶上垂下。
近在咫尺,仿佛能看见空中世界的色彩,在那个天人共赏、花瓣飘落的时节。
本想尽情游乐却受限于体弱多病,心中激动地望着那旗帜飘扬。
山峰的翠绿让人羡慕那悠闲的步伐,松林的声音随风飘入了遥远的思绪。
我一直崇尚淮阳治国的理念,更何况我自认不输东山的风姿。
趁着这次攀登与游览,我的深情都体现在这首新诗之中。

注释

江春:江边的春天。
行求瘼:行走中探寻美景。
真境:真正的仙境。
三陵下:三条河流交汇处的下方。
前朝:过去的朝代。
佛祠:佛教寺庙。
停舟:停泊船只。
丽刹:华丽的佛塔或寺庙。
绣组:绚烂的彩绸。
香墀:散发着香气的台阶。
咫尺:极近的距离。
空界色:天空或空灵世界的色彩。
天人:指神仙或超凡脱俗之人。
花落时:花朵飘落的季节或时刻。
盛游:畅快的游玩。
限:受限于。
羸疾:体弱多病。
悚踊:激动,兴奋。
峰翠:山峰的翠绿。
闲步:悠闲地步行。
松声:松树间风吹过的声音。
遥思:遥远的思绪。
素高:一直崇尚。
淮阳理:淮阳的治理理念,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贤臣或地方的治理方式。
东山姿:东山的风姿,比喻隐居或不慕名利的高洁姿态。
迨此:趁着这次。
一登览:一次攀登与游览。
深情:深厚的情感。
新诗:这首新创作的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也蕴含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开篇“江春行求瘼,偶与真境期”两句,便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在春天的江边上,诗人寻觅着心中的某种美好,或是自然之美,或是精神之寄托,与真实的境界相期许。

“见说三陵下,前朝开佛祠”两句,透露出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三陵指的是古代帝王的陵墓,而“前朝开佛祠”则表明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过去的追忆,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

“停舟仰丽刹,绣组发香墀”描述了诗人停下舟船,仰望着雄伟壮观的佛寺建筑,以及寺院中散发着的香气和精美的地面装饰。这两句通过对视觉和嗅觉的描写,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与庄严。

“咫尺空界色,天人花落时”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界万物生灵共存之美的一种感悟。在这里,“咫尺”指的是细腻的观察,而“空界色”则是对自然之美的抽象表达。整句通过对比,传达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

“盛游限羸疾,悚踊瞻旌旗”中,“盛游”意味着壮丽的旅行或观光,而“羸疾”则指的是迅速而短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景象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接着,“峰翠羡闲步,松声入遥思”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在山峰间漫步,享受着青翠欲滴的自然风光,同时耳边传来阵阵松涛之声,这一切都激发了他深远而悠长的思考。

“素高淮阳理,况负东山姿”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与外在景物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他将自己的精神境界比喻为高洁、纯净,同时也承认自己无法摆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迨此一登览,深情见新诗”则是诗人对于这次旅行和观察自然景象后所激发的情感与灵感的一种总结。他在登高望远之际,内心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深厚感情,并由此而创作出新的诗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与生命的独到感悟。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酬乌程杨明府华将赴渭北对月见怀

释印及秋夜,身闲境亦清。

风襟自潇洒,月意何高明。

闻说武安君,万里驱妖精。

开府集秀士,先招士林英。

晋家用元凯,亦是鲁诸生。

北望抚长剑,感君知已行。

边尘昏玉帐,杀气凝金镫。

大敌折齐俎,一书下聊城。

翻飞青云路,宿昔沧洲情。

形式: 古风

酬元主簿子球别赠

故人方远适,访我陈别情。

此夜偶禅室,一言了无生。

览君缄中宝,如搴清玉瑛。

胡为蕴高价,岁晚徒营营。

辞秩贫且病,何人见艰贞。

出无黄金橐,空歌白苧行。

威迟策驽马,独望故关树。

渺渺千里心,春风起中路。

近闻新拜命,鸾凤犹栖棘。

劝君寄一枝,且养冥冥翼。

甘泉多竹花,明年待君食。

形式: 古风

酬邢端公济春日苏台有呈袁州李使君兼书并寄辛阳王三侍御

大贤当佐世,尧时难退身。

如何丹霄侣,却在沧江滨。

柳色变又遍,莺声闻亦频。

赖逢宜春守,共赏南湖春。

营道知止足,饰躬无缁磷。

家将诗流近,迹与禅僧亲。

放旷临海门,翱翔望云津。

虽高空王说,不久山中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酬李司直纵诸公冬日游妙喜寺题照昱二上人房寄长城潘丞述

达贤贵贞隐,常惧迹不灭。

遂与永公期,遗身坐林樾。

华轩何辚辚,为我到幽绝。

心境寒草花,空门青山月。

潘生独不见,清景屡盈缺。

林下常寂寥,人间自离别。

何时解轻佩,来税丘中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