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仙洞千年一度开,等闲偷入又偷回。
桃花飞尽东风起,何处消沈去不来。
这是一首充满仙境意境和隐逸情怀的诗句。开篇“仙洞千年一度开,等闲偷入又偷回”两句,描绘了一幅仙界洞天深处,每隔千年才有机会开启,诗人却轻松自如地进出其中,如同闲庭信步一般,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豁达态度。
接着“桃花飞尽东风起,何处消沈去不来”两句,则从仙界的永恒与世间的无常做了鲜明对比。桃花代表着红尘世界的美好,但即使是这样的景致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流逝和自然力的改变。而“何处消沈去不来”则显得诗人对于那些沉溺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们的深深忧虑,他们如同被大海吞没,不知去向。这里,诗人的情感复杂,既有对仙界的嚮往,也有对尘世的关怀。
总体而言,这段诗文辞优美,意境幽深,充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造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芙蓉脂肉绿云鬟,罨画楼台青黛山。
千树桃花万年药,不知何事忆人间。
野性大都迷里巷,爱将高树记人家。
春来偏认平阳宅,为见墙头拂面花。
良夕背灯坐,方成合衣寝。
酒醉夜未阑,几回颠倒枕。
柏树台中推事人,杏花坛上鍊形真。
心源一种闲如水,同醉樱桃林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