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温轩

三尺枯桐膝上横,一弹洗尽绮罗尘。

芙蓉城里谁为主,姑射山前别有人。

云雨不侵行处梦,丹青难写醉时真。

早寻林下乘鸾侣,莫遣春温过却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春温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琴韵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画面。首句“三尺枯桐膝上横”,简洁地勾勒出一位琴师抚琴的姿态,琴身虽旧,但其韵味犹存。次句“一弹洗尽绮罗尘”,通过琴声涤荡,象征心灵的净化,引人深思。

“芙蓉城里谁为主,姑射山前别有人。”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琴师所在的环境比作芙蓉城和姑射山,暗示琴声能引领人们超越世俗,进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这里的“主”与“人”分别代表了琴声的主宰者与听众,强调了音乐的感染力。

“云雨不侵行处梦,丹青难写醉时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音乐的魅力,指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琴声都能在心中留下纯净的梦境;即便是最出色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到音乐带来的醉人真实感。这表达了音乐艺术的独特之处,即它能触及人心深处,带来难以言喻的情感体验。

最后,“早寻林下乘鸾侣,莫遣春温过却春。”诗人鼓励读者应珍惜当下,寻找心灵的伴侣,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不要让春天的温暖轻易流逝。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把握现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自然与人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其一)

汉厦非无论道毡,自惭老去鬓皤然。

闲愁似海藏皮里,往事如风过耳边。

几度班荆谁与话,一朝倾盖□相怜。

柴门近日多来客,火速移床待孝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其二)

青春人物正当时,咫尺云天快乐披。

相见便如胶漆密,此行还似筈弦离。

方传细柳将军令,或赋甘棠召伯诗。

待得一朝公事了,联镳西去未为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其三)

此身莫辄犯针毡,只合浮沉委自然。

久堕风波人海里,暂依云汉使星边。

斗升乞活真堪笑,青紫归耕亦可怜。

早晚皇家重名器,著鞭当在祖生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其四)

老觉粗疏过往时,赤心今始为君披。

交情大抵无新旧,人事从来有合离。

见说片辞能折狱,未尝一话不言诗。

河东自古文明地,可惜儒冠感遇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