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八)

莫大于恢复,莫雠于金虏。

莫急于用人,莫难于用武。

觥觥王尚书,谋国心何苦!

讲学张赵间,所得非小补。

论语致太平,况乃精易数。

惜哉公著述,零落无完部。

邦人重科第,巍访九衢树。

安知古名贤,风期足千古。

龟湖春水生,丙舍隐林坞。

欲读胡公铭,郁郁但黄土。

好为语畬民,松柏勿樵斧。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是丘逢甲所作的《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八)》,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胡公的敬仰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感慨。诗中提到莫大于恢复,强调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对金虏的仇恨,体现了民族情感。诗人赞扬王尚书深谋远虑,张赵之学虽小补,却有益于国家。引用孔子和《易经》来倡导以和平治国的理念,惋惜胡公的著作未能完整留存。

接着,诗人批评世人过于重视科举功名,而忽视了古代名贤的风范与精神。在龟湖边,胡公的遗迹只剩黄土,令人感伤。最后,诗人呼吁畬民保护环境,勿滥伐松柏,寓意保持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的延续。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展现了丘逢甲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九)

道学倡东南,维潮亦兴起。

卓哉郑与郭,学为晦翁喜。

题诗飞泉岭,想见侍杖履。

晦翁生南度,志锐雪国耻。

登朝曾几日,侃侃论国是。

斯岂腐儒能,何乃丛众毁?

宋亡于道学,妄者尚集矢。

安知翁之徒,磊落多国士。

斥逐未能用,炎精乃不祀。

统在道自尊,人心终不死。

鸣泉落汉声,至今震里耳。

平生愧失学,用晦契微旨。

何当搆拙窝,吾从子朱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

东山气清肃,中乃祠三忠。

我怀文文山,夙昔梦寐通。

携我烟霄间,俯瞰青濛濛。

乾坤正倾侧,玉简宁为功。

梦觉谨志之,浩然思无穷。

思公艰危日,九死来岭东。

哀歌沁园春,古木残阳红。

悲哉五坡岭,报国志未终。

岭梅最高品,著花冰雪中。

安知有南枝,向暖私春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一)

南澳海上山,缥缈隔烟雾。

凄凉陆丞相,中有衣冠墓。

我昔舟过之,苍郁见宰树。

韩山拜公祠,正笏俨相度。

想见海中魂,哀痛失玉步。

东皋访遗裔,堂宇已非故。

斯祠亦就荒,俎豆日不具。

罔两尔何知,英灵尚呵护。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二)

郁郁金城山,上有千岁松。

峨峨马公墓,遇者怀孤忠。

全家碧血葬,遗碣苍苔封。

我来吊昔贤,林影斜阳红。

登山旷四瞩,遥接沧海东。

山石俨伏虎,铭者为俞公。

公当有明时,平倭著奇功。

载观没羽字,如见挥戈雄。

死者不复生,生者多庸庸。

至今沧海上,日夜生夷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