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远离尘嚣,遁迹东游至沧海边的生活状态。他与家人随遇而安,四处寄居,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诗中提到江淮之地的李监,可能象征着社会上的权贵阶层,诗人对他们持有一种厌倦的态度,暗示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乐观态度,尽管生活简朴,仍能以酒遣兴,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然而,思归之情却难以实现,因为没有足够的田产可供归隐,这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最后,诗人流露出想要买山隐居的心愿,但又感叹于无法像巢父、许由那样,不为名利所困,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构成了诗的主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自由与社会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