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叔若讷和边字韵因再寄(其一)

遁迹东游沧海边,全家到处寄邮传。

江淮李监人多厌,甲乙商墟利则迁。

遣兴千钟犹有酒,思归一马尚无田。

买山拟作诛茅计,难学巢由不用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远离尘嚣,遁迹东游至沧海边的生活状态。他与家人随遇而安,四处寄居,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诗中提到江淮之地的李监,可能象征着社会上的权贵阶层,诗人对他们持有一种厌倦的态度,暗示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乐观态度,尽管生活简朴,仍能以酒遣兴,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然而,思归之情却难以实现,因为没有足够的田产可供归隐,这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最后,诗人流露出想要买山隐居的心愿,但又感叹于无法像巢父、许由那样,不为名利所困,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构成了诗的主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自由与社会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尹叔若讷和边字韵因再寄(其二)

将相驱驰正事边,风声喜自道途传。

鲰生岂解求三捷,荣路如何望九迁。

励志陶公朝运甓,决疑平子赋归田。

谁人肯为将军地,自笑都无直一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曹明甫

忆昔宣城接俊游,回头三十六清秋。

少年志气青霄近,老境飘零白发羞。

可叹飞光如电往,自怜外物等云浮。

何时相对一樽酒,与子同消万斛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艾若讷

拟寻荒僻事田园,窃食祠庭愧国恩。

休论鹤长凫甚短,且看齿落舌犹存。

陶潜昔去因多忤,房琯今知欠不言。

欲问大钧吾岂敢,喙长三尺亦须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孙邦求

少年英气已峥嵘,泮水曾传御史名。

白简自宜绳列位,皂囊终不负家声。

且随郡守寻春去,未向班心布武行。

知有弹冠贡公喜,休嗟华发镜中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