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其十六)

古交戒情尽,今交思情离。

苦自留其馀,不知将赠谁。

宝剑既心许,慨然脱相遗。

安用挂树日,悲此宿草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杂咏(其十六)》。诗中以宝剑为喻,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首句“古交戒情尽”,点明了古人对友情的珍惜与重视,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与不可轻易断绝。接着,“今交思情离”转折,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友情似乎变得脆弱,容易破碎,让人深感忧虑。

“苦自留其馀,不知将赠谁”两句,诗人感叹自己在友情中留下的余情,却不知道该赠予何人,暗示了现代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疏离与迷茫。

“宝剑既心许,慨然脱相遗”描绘了诗人将珍贵的宝剑赠予知音的情景,宝剑象征着深厚的友谊和忠诚,通过赠送宝剑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愿意付出的决心。

“安用挂树日,悲此宿草为”则是对宝剑闲置的惋惜,同时也暗含了对友情被忽视或遗忘的悲哀。诗人希望宝剑能被妥善使用,而不是闲置一旁,成为枯萎的草木,寓意着友情的消逝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宝剑的比喻,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思考和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变化的感慨,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渴望和对友情被忽视的无奈。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杂咏(其十七)

贫女中夜织,扃户绝四邻。

荧荧一灯影,自落空草根。

伊轧面虚壁,中织时悲辛。

颜色不自达,谁知此女贫。

贵贱异缯锦,各出桑蚕身。

同生而异造,赋命安可论。

惟当自努力,弗使机生尘。

形式: 古风

杂咏(其十八)

九钟鸣丰山,青女肃宵驾。

万植浮馀荣,阴阴敛逾下。

恶木既失荫,崇兰亦颓化。

感此离居忧,搴帷达遥夜。

所欢入我梦,告我容华谢。

霍曶不可追,寒光满虚榭。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杂咏(其十九)

人生处天地,纤尘栖弱草。

风至草动摇,微躯不自保。

万物谋所寄,时至安能巧。

大壑藏舟移,过眼疾于鸟。

何用心人事,兀兀抱枯槁。

形式: 古风

杂咏(其二十)

中夜理瑶瑟,未理百忧结。

欲弹旧时声,中曲双呜咽。

手爪非不同,芳华有时竭。

丝桐尔何知,应我心中节。

挥谢不复调,徒使肝肠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