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帅出郊一首

竞逐朱轓载酒行,熙熙物态与人情。

浴沂我欲寻儒服,涉洧公方厌郑声。

试问冶容遨夜市,何如赤脚馌春耕。

故山瓜圃应无恙,老去深知愧邵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争着乘坐装饰有红色车帷的车子,载着美酒前行,热闹的人和事充满生机。
我想在浴沂河畔寻找儒雅的氛围,而公卿们则厌倦了繁复的郑国音乐。
试着问问那些打扮妖艳的人,他们在夜晚的市场有何乐趣?又怎能比得上赤脚劳作在春天田间的农夫。
故乡的瓜田应该安然无恙,年老后我深深体会到,像邵平那样种瓜自给的生活,才是我所遗憾未能做到的。

注释

朱轓:古代官车的装饰,红色车帷,象征尊贵。
熙熙:形容人多、热闹。
儒服:儒生的服装,代表儒家文化。
郑声:指春秋时期郑国的音乐,被认为繁复难懂。
冶容:修饰华丽的容貌,形容女子打扮妖艳。
馌:送饭到田间,形容农忙时的辛勤劳作。
故山:故乡的山。
邵平:秦朝隐士,种瓜自给,不仕,暗指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使用了多个历史文化元素,如“朱轓”、“儒服”等,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第一句“竞逐朱轓载酒行”,通过描写人们争相驾着华丽的车辆,带着美酒外出,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上层阶级的奢侈和享乐生活。紧接着,“熙熙物态与人情”则是对这一场景的情感概括,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繁华背后的人情冷暖有所洞察。

“浴沂我欲寻儒服”,诗人表达出自己想要远离尘嚣,去寻找那种古代圣贤的简单生活。这里的“儒服”象征着一种高洁、清廉的品格和生活态度。随后,“涉洧公方厌郑声”,则是说诗人在涉足洧河时,对当时流行的郑国音乐感到厌倦,可能是因为这种音乐代表了世俗的繁华和喧闹。

“试问冶容遨夜市”,诗人通过询问冶容(古代的一种锅具)在夜市中是否也有自己的故事,来反映出即便是在夜晚的市场中,也有着人们无法看到的情感纠葛和生活况味。紧接着,“何如赤脚馌春耕”,则是对比那种简单而纯粹的田园劳作生活,诗人似乎更倾向于后者。

最后两句“故山瓜圃应无恙,老去深知愧邵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早日归隐田园、追求简单生活而感到懊悔。这里的“故山瓜圃”指的是家乡的山野和果园,是诗人内心向往的安稳栖息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其二)

比似莆杭倾盖时,更崇古雅黜新奇。

久栖衡泌宁非乐,不倚门墙未易麾。

析理自应重讲席,论文吾合竖降旗。

抚弦欲奏成三叹,何处而今有子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其一)

尚在朝廷记忆中,敢于父命择西东。

独怜家有百岁母,可使人嗤六十翁。

芰制子能华岁晏,莼羹吾亦感秋风。

书成藏向深山里,莫费君王遣所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竹子彬五言二首(其二)

短章足光怪,夭矫暮天虹。

俗子仙凡判,诗人伎俩同。

君奚惭有道,吾欲访无功。

肉眼非弘景,何由见碧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竹子彬五言二首(其一)

甫暮书窗黑,俄瞻贯月虹。

真知今绝少,好本古来同。

孤垒吾无拔,偏师汝策功。

暗投可借许,留取和重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