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龟龄挽词

佛以偏师胜,天能一手回。

横空立万仞,不为作三魁。

道大身无著,人亡世却哀。

溪梅那解事,寂寞为谁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佛用一支军队取胜,上天也能逆转局势。
他在万仞高空独立,不求成为顶尖人物。
大道广大,他自身无所执着,人的逝去世间却感到悲哀。
溪边的梅花又能理解什么呢,只在寂静中独自开放。

注释

佛:佛教中的智慧和力量。
偏师:一支小部队。
天:指上天或自然之力。
一手回:反转局面。
万仞:极高的山峰。
三魁:三个最顶尖的人物。
道大:大道无边。
身无著:不执着于个人得失。
世却哀:世间因此而感到悲伤。
溪梅:溪边的梅花。
解事:理解事物。
寂寞:孤独。
为谁开:为何而开放。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挽词》。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达观人生的哲学思考。

"佛以偏师胜,天能一手回。横空立万仞,不为作三魁。"

这两句借用佛教和道家修炼之法,形象地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掌控与超脱世俗。"佛以偏师胜"暗指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自我超越,而"天能一手回"则象征着宇宙间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横空立万仞"形容高远的境界,"不为作三魁"表明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然与超越。

"道大身无著,人亡世却哀。"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道家的修炼理念,即通过修行达到身体与精神皆无牵挂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世间红尘中人生苦短、无常变化的感慨。

"溪梅那解事,寂寞为谁开。"

末尾两句则是借景抒情,溪边的梅花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但又是什么也说不清楚,只能留下一份清冷与寂寞。这或许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也可能是对世间万象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超越物欲、达观人生的心境。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见王宣子侍郎二首(其二)

老去浑多难,愁来敢怨天。

生遭文字误,更结簿书缘。

苦忆悬间榻,难回雪后船。

三年才一见,百岁几三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见王宣子侍郎二首(其一)

不作伾文客,投闲可得辞。

高名真自累,了事竟成痴。

到底须良匠,非渠更阿谁。

莫嫌风雪恶,要试岁寒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见张钦夫二首(其二)

不见所知久,有怀何许开。

百书终作恶,千里为渠来。

邹鲁期程远,风霜鬓发催。

不应师友地,只么遣空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见张钦夫二首(其一)

克己今颜子,承家小吕申。

只愁无好手,不道欠斯人。

一别时飞几,重来事总新。

祥琴声尚苦,可更话酸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