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宗实被荐之京

先生昔事李轻车,庙略纵横有奇策。

刀头见月夜飞鞍,楯鼻吹霜晓研墨。

露布军中论五兵,前锋校尉尽知名。

纵横出入龙骧幕,长揖经过骠骑营。

承平四海无烽燧,归卧东山兀然醉。

谁知鄂荐下青冥,又卷龙韬赴丹陛。

鸣驺拥路百花香,海燕初飞雁北翔。

分手独怜孙楚别,傍人休道鄜生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送刘宗实被荐之京》描绘了友人刘宗实被推荐入京的情景,充满了对他的赞美和离别的感慨。首句“先生昔事李轻车”,暗示了刘宗实过去的经历,可能曾追随过显赫人物。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刀头见月”、“楯鼻吹霜”等形象,展现了刘宗实英勇善战的一面,以及他在军中的智谋和才华。

“露布军中论五兵”赞扬了他的军事才能,“前锋校尉尽知名”则强调了他的声名远播。随后的“纵横出入龙骧幕,长揖经过骠骑营”描述了他在军营中的威望和风采,显示出他不仅武艺超群,且在文武兼备。

“承平四海无烽燧,归卧东山兀然醉”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怀念,以及刘宗实淡泊名利的性格。然而,命运转折,“谁知鄂荐下青冥,又卷龙韬赴丹陛”,意味着他再次被朝廷重用,即将踏上新的仕途。

最后两句“鸣驺拥路百花香,海燕初飞雁北翔”,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刘宗实离别的场景,而“分手独怜孙楚别,傍人休道鄜生狂”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他才华的惋惜,同时也暗含对友人未来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刘宗实的英雄形象,既有对其过去的肯定,也有对未来的祝福,情感真挚,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送凤阳开仲贞远省外父复归于建上

客有佩长剑,行趋骠骑营。

入门拜旌节,冰玉仍双清。

门前系著青丝骑,冬青吹花香拂袂。

上马谁怜矍铄翁,东床正忆风流婿。

军中置酒气偏豪,红烛金杯虎帐高。

奴子平头摇羽扇,美人纤手送车螯。

家临帝苑长淮树,芳草萋萋望乡处。

又逢海水动离情,却指芝城是归路。

芝城梅水接蛮烟,两地惊心惜别筵。

自愧临行无可赠,何人更有绕朝鞭。

形式: 古风

感怀

不弹贡禹冠,不结萧朱绶。

几处移家任转蓬,半生失路唯耽酒。

兔园挟策也徒然,欲逐长沮学种田。

秋风四面相如壁,旧物空馀子敬毡。

异乡沦落无朋友,论交昨日今何有。

误将偃蹇对时人,岂谓新知不忠厚。

万事萧然一布衣,白头梦想故山薇。

抱琴欲奏猗兰曲,目送云天一雁飞。

形式: 古风

偶书

片善不敌金,万言一杯水。

谁为枯鱼叹,邈矣南华子。

今人结交希结心,古人贵义轻黄金。

麦舟与人不复见,捐廪轻囷何处寻。

形式: 古风

送别曾伯刚归青浦

太常峰南正雪飞,严公湖上梅初发。

遥天片日下沧波,断鸿声里人将别。

借问君家若个山,白云携得杖头还。

碧罗旧业连青浦,高卧心閒梦亦閒。

看君意气非常调,未肯逢时发西笑。

萍梗长留沧海踪,诗书不作青云料。

客里相逢情最亲,离居自愧家常贫。

旧游冠盖今谁在,白首襟怀有几人。

念君此行何草草,岐路吞声不能道。

遥传掬泪到麟峰,伤心为吊方山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