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侯之任同州

丈夫贵自奋,何必恃贻谋。

当年功不立,古人重为忧。

太师忠顺公,没世有馀休。

令子一何贤,耻随资荫流。

碌碌奉朝请,帝恩何以酬。

郁郁不快意,上章闻冕旒。

愿为循良吏,未甘恩泽侯。

天子嘉乃诚,锡命莅同州。

同州古三辅,北望雄且优。

诏条得以布,民瘼得以求。

勿谓绮纨子,当有襦裤讴。

诗云无忝尔,礼云必为裘。

去去继旄节,免作将门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男子汉贵在自我奋斗,何必依赖他人的计策。
早年未能建立功业,古人对此深感忧虑。
太师忠顺公一生忠诚,死后仍有美名。
他的儿子多么贤能,不愿随从家族荫庇而流于平庸。
每日忙碌只为朝见,如何报答皇上的恩德。
心中郁郁不得志,上书皇帝表达不满。
希望能成为清廉的官吏,不甘心只做受恩的侯爵。
天子赞赏你的诚意,赐予你治理同州的重任。
同州历史悠久,北望壮丽无比。
在那里,你可以发布政令,解决百姓疾苦。
不要以为你是贵族子弟,就只会歌颂华丽的生活。
《诗经》说要无愧于自己,礼仪要求要有作为。
你要继续前行,担任重要职务,以免让将门蒙羞。

注释

自奋:自我奋斗。
贻谋:他人之计策。
功不立:未能建立功业。
重为忧:深感忧虑。
令子:他的儿子。
资荫流:家族荫庇。
朝请:朝见。
冕旒:皇帝的冠冕。
循良吏:清廉的官吏。
恩泽侯:受恩的侯爵。
同州:地名。
三辅:古代京畿地区。
绮纨子:贵族子弟。
无忝尔:无愧于自己。
必为裘:要有作为。
旄节:官员的象征。
将门羞:将门之耻。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题为《送陈侯之任同州》。诗中表达了对陈侯出任同州的赞美和期许,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得到朝廷重用的忧虑。

首句“丈夫贵自奋,何必恃贻谋”表明真正的英雄不需要依赖过去的功绩或是外在的帮助,而应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去实现价值。紧接着,“当年功不立,古人重为忧”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在当时建立起显赫的功业而感到遗憾。

“太师忠顺公,没世有馀休”赞颂了陈侯的高尚品德和辉煌事迹,而“令子一何贤,耻随资荫流”则表达了对其后代子孙亦步其父之道路而感到自豪。

接下来的“碌碌奉朝请,帝恩何以酬”显示诗人对于皇上的恩赐心存感激,但在“郁郁不快意,上章闻冕旒”中却流露出一丝不得志的忧郁之情。

“愿为循良吏,未甘恩泽侯”表达了诗人希望成为清廉的官员,而不是仅仅享受皇上的恩惠。随后,“天子嘉乃诚,锡命莅同州”则是对陈侯得到皇帝赐予任职的肯定。

“同州古三辅,北望雄且优”描绘了同州的地理位置和其重要性,而“诏条得以布,民瘼得以求”则展示了诗人对于陈侯能够施行国策、解民疾苦的期待。

最后,“勿谓绮纨子,当有襦裤讴。诗云无忝尔,礼云必为裘。去去继旄节,免作将门羞”则是对陈侯出任后的期许和祝愿,希望他能够不辱使命,不需感到羞愧。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被送者陈侯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个人对于仕途进展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送林介

八年困名场,万里有慈亲。

吟变闽越声,衣有京洛尘。

况复久相依,知子文行淳。

不能致一第,虚作金銮臣。

昔予贬商洛,相送远涉溱。

今予谪滁上,语别清淮滨。

途穷与道丧,讵免同沾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

平生闻说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

槛外澄江练不收,窗中远岫眉初印。

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遥相望。

谢公向此凭熊轼,白傅曾为鹿鸣客。

江楼山寺多赋诗,往往题名在僧壁。

皇家早岁平吴后,翰林贾公为太守。

至今清话玉堂中,夸诧江山不离口。

吾君御极初选艺,东枢贰卿新擢第。

解褐曾縻佐郡官,首得宣城为历试。

紫微田郎次登科,东枢受代传厅事。

第三榜中第二人,今在乌台为察视。

迩来通倅少名流,云泉竹树应包羞。

今春忽命姚著作,学术纵横才磊落。

当年雄揖第三名,官路迍邅久漂泊。

去岁献文重召试,新恩始上芸香阁。

未教修史未演纶,宣城奉使聊亲民。

且忻彩服得就养,莫叹朱衣未即真。

旧游应有交朋在,此去仍言婚宦新。

下车布政民休休,高吟浅酌谁献酬。

夜深红烛在何处,绮霞阁通叠嶂楼。

公权书札燕许词,未免山僧乞撰碑。

撰碑书碑即三载,眼看徵诏在丹墀。

却愁未尽江南兴,闲坐蓬瀛挥玉柄。

黄枢侍臣两制官,待君同说宣城景。

形式: 古风

送晁监丞赴婺州关市之役

关征市赋縻贤俊,谁爱此官为吏隐。

将作晁丞于役时,婺女星临海边郡。

黄绢辞高位尚卑,白华行洁身犹困。

会待时来即并伸,也知道在终无闷。

君不见路随含笑坐市中,屈身岂愧丹阳尹。

又不见张生狂醉恋扬州,冬瓜堰下甘肥遁。

此行况是奉皇华,数丈轻舠载一家。

携瓶下岸买竹叶,挂席背风穿蓼花。

霜晴震泽初尝橘,泉过惠山应试茶。

虎溪晓云灵隐雪,钱塘夜潮照湖月。

密排诗景在途中,旋吟新句教儿童。

渐近金华见隼旟,五马来迎使者车。

应知骥足暂拘绊,八咏楼开频启宴。

醉中官妓乞歌诗,剡溪纸贵抄新词。

他年谁献子虚赋,召入金门五云路。

因思元白在江东,不似晁丞今独步。

形式: 古风

送戚维戚纶之阆州亳州

古人贵道德,岂以禄位拘。

有道不在位,颜回舜之徒。

无德殃且至,商受为独夫。

以此固名节,富贵安足图。

睢阳戚先生,今世古之儒。

终身不求仕,没齿唯诵书。

孝爱睦姻族,淳谨化里闾。

文翁变蜀土,尚以德位俱。

仲淹居汾水,专用素教敷。

青青子衿辈,栉比曳朝裾。

盛德苟无报,吾道将焉如。

鲤庭生二子,骊颔委双珠。

朴厚有父风,学业张皇谟。

各登进士科,齐乘使者车。

阆中佐郡政,亳社司搉酤。

佐郡古半刺,可使茕嫠苏。

搉酤今权道,亦助军国须。

牵车骥虽屈,补履刃有馀。

谁谓佐著作,在上积薪刍。

谁谓光禄勋,其中混琼琚。

我亦何为者,先上青云衢。

伐木空求友,拔茅未连茹。

终待奋直笔,会当伏青蒲。

请慎名与器,愿分贤与愚。

汇征补皇极,戮力张道枢。

巨鱼方喣沫,相忘在江湖。

冥鸿当顺风,接翼摩太虚。

此志尚壹郁,此别良悲吁。

苦县且密迩,剑关多崎岖。

于役勿为叹,加饭聊自娱。

尺素惠好音,无惜双鲤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