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夜浓阴泼墨来,比邻折简小奚催。
印窗寒月晓前白,寻壑春舆天际回。
盏面绿浮新展叶,杖头黄碍半肥梅。
知君自扫松间径,古锦何妨此地开。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游石门用前韵促陈丞》。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山水诗。
"昨夜浓阴泼墨来"一句,以浓重的云彩比喻天气,设定了一种深沉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比邻折简小奚催”则描绘了与邻居交换书信的情景,这里的小奚车可能象征着信息和情感的传递。
"印窗寒月晓前白"中,寒冷的月光透过窗棂投射在室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紧接着“寻壑春舆天际回”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天际回”可能暗示着诗人心中那无限广阔的理想和憧憬。
"盏面绿浮新展叶"一句,通过描绘盏灯下新长出的绿色叶子,传达了春意盎然的生机。随后的“杖头黄碍半肥梅”则细腻地刻画了一枝即将盛开的梅花,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对于尚未完全展现之美好事物的期待和欣赏。
"知君自扫松间径"一句,透露了诗人对朋友或同道中人的了解和认可,这里的“松间径”暗示了一种清幽而不为世人所注意的隐逸生活。最后,“古锦何妨此地开”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历史遗迹的珍视与尊重,同时也可能寓意着在这样一个充满历史沉淀的地方,展开心中的豪情壮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造物随人意,轻帆百里间。
舟痕风力健,客枕橹声闲。
山合尘纵断,秋高爽气还。
望州相见处,蓦直透三关。
竹色千钟静,溪光一鉴开。
岩隈宿风雨,人迹老莓苔。
控鲤定何在,骑鲸今不来。
空馀泉上月,与我共徘徊。
幕上宁容燕作巢,土阶竹屋近诛茅。
深行乐地思招隐,早悟危机欲绝交。
溪响隔溪来枕面,月光先月到林梢。
为官拓落真吾事,何用纷纷更解嘲。
疏林远墅见秋毫,破晓阳乌羽翼高。
湖面平于开匣镜,山棱光并发硎刀。
闭门听雨宁论日,散策寻冈莫数遭。
世上几人能避俗,簿书堆案想官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