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二)

子房虽助汉,其志专报韩。

灭秦复破楚,韩后终难存。

苟能存韩后,何为弃人间。

漫云天授汉,封留殊未安。

亦如中副车,负气非万全。

赤松知君心,自苦空加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郑孝胥所作,名为《杂诗(其二)》。诗中,诗人以张良(子房)为例,赞扬他虽然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但他的初衷是报答韩国之恩。诗人指出,尽管张良帮助推翻了秦朝和楚国,但韩国最终未能保存,这反映了对忠诚与理想未能实现的感慨。

接着,诗人质疑如果张良的目标只是保全韩国,那么他当初就不应该离开人间,暗示他的选择并非完全出于个人意愿,而是被天命所驱使。然而,诗人认为这种天授的权力并不稳固,如同备用的车驾,不能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诗人借用赤松子的典故,表达对张良坚守初衷、自我牺牲精神的理解,即使付出辛劳也无怨无悔。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评述,寓言式地探讨了忠诚、理想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三)

五载居海滨,避秦幸有此。

士夫稍奔集,偷活贤转徙。

鬻字聊自存,俯畜繁食指。

同年互吊唁,屈指八九子。

诸公各厉节,可敬亦可喜。

所嗟负君国,碌碌何足齿。

吉甫真包胥,义烈谁与比?

当年登科录,宝祐照青史。

吾侪曷交勉,牖下非善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杂诗(其四)

酒楼灯下饭,飞虫争投盘。

肥浓久见欺,腹疾惊夜寒。

昧爽起盥漱,朝饥得澄观。

五味初无根,屏除岂为难。

泊尔忽见道,萧然罢晨餐。

麦糗足自活,扪腹殊闲安。

百邪宁妄侵,有欲真吾患。

辟谷虽未能,不贪乃金丹。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五)

乩仙降沪市,涉江往观之。

社公忽关白,灵真当涖斯。

须臾称洞宾,字如风雨驰。

笛声吹江城,一字已小奇。

泪尽为苍生,六言次犹疑。

坤乾妙用韵,咨嗟还涕洟。

将亡听于神,我意不欲为。

哦诗三太息,回仙良吾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诗(其六)

登楼不见海,朝夕望海气。

鸥飞能转迟,始觉海已至。

凭高目难穷,胸次必小异。

心知鸥所乐,造物靳我翅。

柳州慕为鹘,毛翮有仁义。

泰清果忘饥,恶世良可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