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平山堂同华师道作

漫将仪礼质欧阳,稽首文章太守堂。

门下曾苏开北宋,眼前桃李属东皇。

卷帘山色江南好,刻竹歌声阁外长。

只有醉翁能独醒,后生何处问津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龚锡纯在游览平山堂时与华师道一同创作的情景,展现了对古代礼仪的尊重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首联“漫将仪礼质欧阳,稽首文章太守堂”表达了诗人以礼仪之名向欧阳修这样的文坛巨擘致敬,同时对太守的文学成就表示敬仰。颔联“门下曾苏开北宋,眼前桃李属东皇”则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北宋时期的学者曾巩,同时赞美眼前的桃李如同东皇太一的恩赐,寓意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颈联“卷帘山色江南好,刻竹歌声阁外长”描绘了诗人打开窗帘,欣赏江南美景的愉悦心情,同时通过“刻竹”这一细节,暗示了文人墨客通过文字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传统。尾联“只有醉翁能独醒,后生何处问津梁”则以“醉翁”(欧阳修的别号)为例,强调了在追求学问与艺术的过程中,保持清醒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同时也寄寓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在求学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后世学子的殷切期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教育、礼仪、艺术以及个人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2)

龚锡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泉书院

江陵于分宜,相去一问耳。

分宜无不至,江陵亦诚鄙。

但看郑乡校,书院曷可毁。

毁之甚防川,天下纷然矣。

朝野乃相持,岂复有国是。

岿然鲁灵光,二泉九龙峙。

文庄去已久,并移忠定祀。

固赖贤守令,虚堂亦可委。

清风吹竹林,清泉流不已。

在下师文庄,在上侨可企。

不闻古大臣,休休无他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酬赠马蓼庵

君家子长才绝奇,挥斥八极镇四维。

南浮江淮渺湖海,相如并起争陆离。

其后宾王才更好,斗酒濯足新丰道。

天子闻之呼入宫,从容坐论邦新造。

代有传人今至君,君才君识横扫千人军,唾落珠玉笔落云。

梁溪风月殊宽阔,会见觞咏能平分。

自是身从天上谪,阆苑蓬莱皆窟宅。

双瞳相对光奕然,不须重煮山中石。

东风瑶草青纷纶,好拨旧酿罗浮春。

与君共醉花影下,回首长安十丈尘。

海隅日出朝市新,太平天子明良臣,吾侪相与歌咏盛世风俗淳。

形式: 古风

秋海棠

一生弃置墙根底,三点两点秋如许。

露华洗出态转妍,薄命断肠谁诉与。

美人相对碧窗下,常避炎光爱幽处。

看君零落秋渐深,飒飒西风送愁绪。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听竹

萧萧客舍若为情,剪得湘江一片声。

风雨忽从霄汉下,佩环疑绕画廊行。

谁知夜静人偏醒,却为愁多听转明。

领略清音知不尽,露丛烟筱最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