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暮秋赏梨花

凋红减翠,正是清秋杪。

深院袅香风,看梨花、一枝开早。

珑璁映面,依约认娇颦,天淡淡,月溶溶,春意知多少。

清明池馆,芳信年年好。

更向五侯家,把江梅、风光占了。

休教寂寞,辜负向人心,檀板响,宝杯倾,潘鬓从他老。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花朵凋零,绿色减少,正值秋季末尾。
深院中飘来香气,梨花早早开放,独自一枝。
明亮的宝石映照着脸颊,隐约可见她娇美的容颜,天空清澈,月色朦胧,春天的气息难以估量。
清明时节的池馆,每年的芬芳依旧美好。
再向权贵之家望去,他们已抢先欣赏江梅的美景。
不要让寂寞占据,别辜负了美好的心意,琴声悠扬,美酒倾倒,任凭岁月带走我的青春。

注释

凋红:花朵凋零。
翠:绿色。
清秋杪:秋季末尾。
袅香风:飘来的香气。
梨花:梨花。
一枝开早:早早开放。
珑璁:明亮的宝石。
映面:映照脸颊。
娇颦:娇美的容颜。
天淡淡:天空清澈。
月溶溶:月色朦胧。
清明池馆:清明时节的池馆。
芳信:芬芳的信息。
年年好:每年依旧美好。
五侯家:权贵之家。
江梅:江边的梅花。
辜负:错过。
向人心:美好的心意。
檀板:古乐器,敲击发声。
宝杯:精致的酒杯。
潘鬓:形容人衰老。
老:老去。

鉴赏

这首宋词《蓦山溪·暮秋赏梨花》是曾觌的作品,描绘了秋季傍晚时分,梨花独自绽放的清新景象。"凋红减翠"点出秋意渐浓,而"深院袅香风,看梨花、一枝开早"则刻画出静谧深院中,微风吹过,梨花早于其他花卉开放的场景,显得尤为独特。"珑璁映面,依约认娇颦"通过梨花的光影,仿佛能看到女子的娇颜,营造出朦胧而美好的意境。

接下来,词人感叹"天淡淡,月溶溶,春意知多少",虽是秋日,但仍有淡淡的春意留存。"清明池馆,芳信年年好"表达了对梨花年年如约而至的赞美,暗示着时光流转,美好依旧。"更向五侯家,把江梅、风光占了"暗指权贵之家对美景的占有,但也流露出词人对梨花在寻常百姓心中地位的认同。

最后,词人劝告人们不要让这美景空寂无人欣赏,要尽情享受,"休教寂寞,辜负向人心",通过"檀板响,宝杯倾,潘鬓从他老"的描绘,表达了及时行乐,不为时光流逝所困扰的人生态度。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词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06)

曾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西江月》《定风波》(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忆秦娥》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

  • 籍贯:汴京(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音di迪)(1109-1180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中秋前两夜

芙蓉池畔都开遍。又是西风晚。霁天碧净暝云收。

渐看一轮冰魄、冷悬秋。闽山层叠迷归路。

把酒宽愁绪。旧欢新恨几凄凉。

暗想瀛洲何处、梦悠扬。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鹊桥仙.同舍郎载酒见过,醉后作

菊花小摘,西风斜照,帘影轻笼暝色。

玉尊侧倒莫辞空,□满座、宾朋弁侧。

乡邦万里,北来年少,几个如今在得。

扶头一任且留连,叹人世、光阴半百。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

娇波媚靥,尊前席上,只是寻常梳裹。

温柔伶俐总天然,没半搯、教人看破。

从来可恁,痴迷著相,百计消除不过。

烟花不是不曾经,放不下、唯他一个。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蝶恋花.惜春

翠箔垂云香喷雾。年少疏狂,载酒寻芳路。

多少惜花春意绪。劝人金盏歌金缕。

桃李飘零风景暮。只有閒愁,不逐流年去。

旧事而今谁共语。画楼空指行云处。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