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名节本来重,轩冕亦何轻。

人间儿戏,刚自指点客星明。

黄屋龙旗九仞,苍石渔丝千尺,谁辱又谁荣。

会得傥来意,方识古交情。想当时,奇男子,汉真人。

龙潜豹隐,胸中同是一经纶。

公办中兴事业,我向沧浪学钓,各自寄吾真。

谁信往来客,千古诵清名。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嗣初的《水调歌头》,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于名节和官位的看法,以及对朋友间真挚情谊的珍视。

“名节本来重,轩冕亦何轻”两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名节(即名声与节操)原本就很重要,而官职的荣耀也不容小觑。接下来的“人间儿戏,刚自指点客星明”则是说世俗对待这些重大的东西却像儿戏一样,而自己却能在其中辨识出真正的朋友和光明之星。

“黄屋龙旗九仞,苍石渔丝千尺”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宫廷景象,其中“黄屋龙旗”指皇帝的宫殿与旗帜,而“苍石渔丝”则是形容山川河流的壮观。然而在这壮丽背后,“谁辱又谁荣”暗示了权力斗争和个人荣辱的复杂性。

诗人通过“会得傥来意,方识古交情”表达了对朋友间那种超越时间、不受世事干扰的情谊的理解与欣赏。紧接着,“想当时,奇男子,汉真人”则是怀念历史上的英雄和真诚之士,他们在乱世中保持着自己的节操。

“龙潜豹隐,胸中同是一经纶”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这些英雄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们虽然表面上有所不同,但内心都坚守着一样的高尚品格。随后的“公办中兴事业,我向沧浪学钓,各自寄吾真”则是说他们或致力于国家大事,或隐居江湖,以自己的方式寻求精神寄托。

最后,“谁信往来客,千古诵清名”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跨越时空、传颂千古的忠诚朋友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

张嗣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汪水云诗卷

君不见伯牙流水心,不是子期谁知音。

又不见颖师浮云操,不是昌黎谁品藻。

伯牙千古颖无人,此心此操谁重陈。

折扬黄华笑哑哑,寥寥太古风无淳。

钱唐君别二十载,江南江北情如海。

吴霜半染鬓边丝,朗吟浩荡殊未艾。

十年尊酒又逢君,行歌流水弦浮云。

在自大古,雅澹飘逸思不群。

能言名山大川壮丽可怪处,收拾胸中为一部。

归来历历写瑶琴,一种风气传千古。

又言黄河泰华六合之内不胜游,何如九州之内更九州。

抱琴飘飘风万里,曾是天涯海角头。

当时此琴落落天西北,土音往往几人还解得。

怊怅悲愤恩怨昵昵多少情,尽寄胡笳十八拍。

会心又见钟子期,识操又遇韩昌黎。

眼高已觉空四海,此水此云不在他人知。

形式: 古风

七月二十日忽有青蝇翔舞坐隅挥之不去

每见营营止樊棘,不应遗矢未央宫。

恐报苻坚笔端事,自疑今在洒心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七月二日大风作一昼夜方止土人云此风潮信也三首(其三)

风潮初见土人云,始愧鲰生泥昔言。

却以所经疑柱史,著书应祗为中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七月二日大风作一昼夜方止土人云此风潮信也三首(其二)

后世新奇方竞出,难持古语对时云。

欲将老氏飘风语,刊剟还同火浣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