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氏安然堂

君子安命分,宵人蹈危机。

二者茫昧间,孰能察其微。

陆行思薄汉,沈渊欲腾飞。

何如顺其轨,履此坦且夷。

贤哉道乡裔,素位不外驰。

文绣与絺绤,各言守其宜。

我歌安分篇,愿以贻箴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邹氏安然堂》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对比君子与宵人的不同态度,以及陆行与沉渊的不同选择,探讨了顺应天命、安于本分的重要性。

首句“君子安命分”,点明君子面对命运时的从容与接受,他们明白自己的位置与职责,不会过分追求或反抗。接着“宵人蹈危机”则描绘了那些盲目行动、不顾后果的人,他们的行为往往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者茫昧间,孰能察其微”提出一个疑问,即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如何分辨正确与错误,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随后,“陆行思薄汉,沈渊欲腾飞”通过比喻,进一步阐述了选择的重要性。陆地上的行人思考如何接近汉水,而深渊中的生物却渴望飞翔,两者都展现了对目标的追求,但方式截然不同。

“何如顺其轨,履此坦且夷”则给出建议,即顺应自然规律,走一条平易而稳定的道路。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也是对社会秩序的呼吁。

“贤哉道乡裔,素位不外驰”赞扬了那些坚守本分、不越界的人,他们如同道乡的后代,无论身处何种职位,都能保持谦逊与谨慎。

最后,“文绣与絺绤,各言守其宜”通过服饰的比喻,说明了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角色,关键在于找到并坚持自己的定位。

“我歌安分篇,愿以贻箴规”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出安于本分、顺应天命的生活哲学,作为对后人的忠告与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人生哲学中的几个核心议题:命运、选择、自我定位与社会角色,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庐山读书处卷

谪仙去已久,千古庐山空。

唯留瀑布水,依旧悬长虹。

美人抱良质,价重连城璧。

心同秋水清,气与晴云逸。

结屋庐山边,读书知几年。

逍遥明月下,啸咏凉风前。

长吟谪仙诗,还继谪仙兴。

五老削青天,芙蓉插明镜。

朅来从宦游,空忆庐山秋。

九江可揽结,飞梦过江州。

形式: 古风

黄鹄山房为典仪萧彦敬赋

黄鹄已飞去,空馀黄鹄山。

只今几千载,黄鹄当来还。

美人云霄士,托迹兹山里。

山房卧白云,丹诏忽徵起。

典仪侍亲王,朱邸参鹓行。

自公每退食,山中恣翱翔。

天空月明后,凉意满窗牖。

风生万壑哀,黄鹄知来否。

狂歌招黄鹄,却上黄鹤楼。

长江一万里,流到武昌秋。

仙人子安辈,玉节降瑶台。

不骑黄鹤下,定跨黄鹄来。

我将从子去,附翼紫清表。

追随黄鹄游,俯瞰三山小。

形式: 古风

为顾御史题竹林茅舍图

簪绂遂初衣,结茅在深竹。

庭静积秋阴,窗虚锁寒绿。

知子久乐閒,无心慕荣禄。

予本林壑人,平生寡羁束。

欲因风雪夕,来拟联床宿。

为问捧简时,何如此幽独。

形式: 古风

爱日堂

羲和不停驭,孝子多隐忧。

譬彼川上波,逝者无回流。

寸草徒有心,春晖谅难酬。

豺獭欲思报,昊天极悠悠。

谁挥鲁阳戈,为请飞光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