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表弟方时父》。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亲友离别的一种复杂情感。
"弃置空村饱世情,高轩乃肯顾柴荆。" 这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孤独场景。空旷无人的村庄,显露出一种被世人遗忘的冷清,而只有高高的车轮才偶尔停留于荆棘丛生的路边。这里通过“弃置”和“顾柴荆”的对比,抒写了诗人对亲情的渴望与现实中的孤寂感。
"韩甥殷浩贫亲戚,李益卢纶外弟兄。" 这两句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亲缘关系的珍视。韩愈(字韩甥)与殷浩、李益与卢纶都是历史上的知名文学朋友,通过这些对比,诗人强调了对亲情和友情的重视。
"两鬓萧疏惊老大,一灯明灭话平生。" 这两句则是自我反思,表达了一种年华老去、光阴荏苒的感慨。诗人通过“两鬓萧疏”形容自己的白发日多,以及“一灯明灭”象征生命无常,抒写了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珍惜。
"刺桐花下逢予季,多致诗人未害清。" 最后两句则是对表弟方时父送别之情的一种寄托。通过“刺桐花下”和“逢予季”的环境描写,以及对“诗人未害清”的祝愿,诗人在这里传达了一种纯洁无暇的友谊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的期待。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情感深沉,通过多重对比与借代手法,将送别之情、亲缘之重、生命之短和对未来的祝愿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