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蒲圻魏使君(其一)

赤壁黄矶锦不如,故人家傍武昌居。

蒲生太守裁鞭后,竹拥郎官赐管馀。

遣兴几篇司马赋,衔冤一纸乐羊书。

楚材堪已推三晋,那得长悬刺史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怀蒲圻魏使君(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怀念与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官职与才华的敬佩。

首句“赤壁黄矶锦不如”,以赤壁和黄矶的壮丽景致为背景,暗示友人所在之地的优美,但又以“锦不如”表达出对友人品格或成就的更高评价。接着“故人家傍武昌居”,点明友人的居住地,武昌在古代是文化繁荣之地,此处暗含对友人生活环境的赞赏。

“蒲生太守裁鞭后,竹拥郎官赐管馀”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蒲草和竹子,以及历史典故,来象征友人的身份和成就。蒲草可能暗指友人曾担任过太守,而竹子则可能代表了友人在文学或艺术上的造诣,以及朝廷对其才华的认可。

“遣兴几篇司马赋,衔冤一纸乐羊书”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肯定,司马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相如,乐羊则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这里借用他们的典故,赞扬友人能够通过文学作品抒发情感,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冤屈,但依然能保持高洁的品性。

最后,“楚材堪已推三晋,那得长悬刺史车”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推崇,并希望友人能继续在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待,希望能够长久地保持其官职,为百姓谋福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环境、身份地位、文学才华及未来期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高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才华与理想的珍视。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寄怀蒲圻魏使君(其二)

归来高卧叔牙山,恰尔分符出汉关。

一顾青云生海上,千秋白雪在人间。

非时按剑投珠起,无意偿城抱玉还。

所以离骚长苦怨,楚臣容易老红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怀蒲圻魏使君(其三)

摇落谁怜作赋才,高秋无处不悲哉。

大王自啸雄风起,神女长携暮雨来。

非有上林吞梦泽,至今江汉绕兰台。

武昌月满南楼夜,安得青樽共我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东陂同许殿卿陆南道函灌甫兄弟赋

散发东陂月满庭,王孙春草雁池青。

平台吹合风先起,竹苑樽开酒旋醒。

自愧长卿工作赋,谁怜子政老传经。

明朝莫报高阳会,不定江湖是客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勤中尉园亭

分竹穿苔暑自平,披襟小阁坐来清。

使君河上浮槎兴,公子夷门结辔情。

自有明珠堪照乘,岂无佳色解倾城。

时人若问游梁客,司马相如字长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