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宿心不觉远,事去劳追忆。

旷古川上怀,东流几时息。

门前青山路,眼见归不得。

晓梦云月光,过秋兰蕙色。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夜晚思绪飘向远方,旧事追忆劳神伤
自古以来江河无尽,东流何时能停歇
门前青山依旧在,眼前却无法归家
清晨梦境中月光如云,穿过秋兰与蕙草的色彩

注释

宿心:夜晚的思绪。
不觉:不知不觉。
远:远方。
事去:过去的往事。
劳追忆:费力回忆。
旷古:自古以来。
川上:江河之上。
东流:向东流淌的江水。
几时:何时。
息:停止。
门前:在门前。
青山路:青翠的山路。
归不得:不能回家。
晓梦:清晨的梦境。
云月光:云中的月光。
过:穿过。
秋兰:秋季的兰花。
蕙色:蕙草的颜色。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溶的《感怀》,是一首表达乡愁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之作。诗中“宿心不觉远,事去劳追忆”两句,表明诗人对于过往的记忆依然深刻,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但内心的思念并未减退,只是徒增哀愁。

“旷古川上怀,东流几时息”此处以河水的永恒流动比喻时间的不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事物无常的感慨。河水向东流去,不知何时能得以止息,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往昔的思念和追怀无法停止。

“门前青山路,眼见归不得”则是诗人面对故乡的山路,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回归的情形。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深切乡愁和无尽的离愁。

最后,“晓梦云月光,过秋兰蕙色”通过梦境中的云月之美,以及秋天兰花蕙草的淡雅色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怀念。这里的“晓梦”可能是诗人在清晨醒来后的感受,那美好的梦境如同过眼云烟,而秋日的兰花蕙草则让人联想到逝去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历史和个人记忆的深切情感,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怀的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辞辇行

汉家代久淳风薄,帝重微行极荒乐。

青娥三千奉一人,班女不以色事君。

朝停玉辇诏同载,三十六宫皆眄睐。

不惊六马缓天仪,从容鸣环前致辞。

君恩如海深难竭,妾命如丝轻易绝。

愿陪阿母同小星,敢使太阳齐万物。

周末幽王不可宗,妾闻上圣遗休风。

五更三老待白日,八十一女居深宫。

愿将辇内有馀席,回赐忠臣妾恩泽。

一时节义动贤君,千年名姓香氛氲,渐台水死何伤闻。

形式: 古风

暮春戏赠樊宗宪

羌笛胡琴春调长,美人何处乐年芳。

野船弄酒鸳鸯醉,官路攀花騕袅狂。

应和朝云垂手语,肯嫌夜色断刀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吴徵君岩居

尧泽润天下,许由心不知。

真风存绵绵,常与达者期。

有道吾不仕,有生吾不欺。

澹然灵府中,独见太古时。

地脉发醴泉,岩根生灵芝。

天文若通会,星影应离离。

亭亭傅氏岩,何独万古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禅定寺集公竹院

公门得休静,禅寺少逢迎。

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

归时常犯夜,云里有经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