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戏赠樊宗宪

羌笛胡琴春调长,美人何处乐年芳。

野船弄酒鸳鸯醉,官路攀花騕袅狂。

应和朝云垂手语,肯嫌夜色断刀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羌笛和胡琴奏出悠长的春天曲调,美丽的女子在何处享受青春的乐趣。
在野外的小船上,鸳鸯沉醉于饮酒,官道上的人们攀折花朵,行为放纵。
他们迎合着早晨的云彩,低声细语,夜晚的黑暗也无法让他们停止欢乐。

注释

羌笛:古代的一种管乐器,音色悲凉。
胡琴:一种弦乐器,常见于中国北方地区。
春调:春天的音乐旋律。
美人:指美丽的女子。
乐年芳:享受青春的美好时光。
野船:野外的小船。
鸳鸯醉:鸳鸯成对,形容饮酒之人陶醉。
官路:官道,指官员常走的道路。
攀花:采摘花朵。
騕袅:形容马匹轻盈奔跑的样子,这里比喻人行为轻狂。
应和:配合,响应。
朝云:早晨的云彩,象征美好的开始。
垂手语:低声细语,亲密交流。
嫌:嫌弃。
夜色:夜晚的环境。
断刀光:形容夜晚的暗淡,刀光通常与明亮相对,这里指光线微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乐图景,通过羌笛胡琴的悠扬旋律、美人的欢笑与年轻的快乐,以及野船上的酒宴和官路边攀折花朵的情趣,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享受。诗中还透露出一股不满现实、渴望自由奔放的情绪,如“肯嫌夜色断刀光”所表达的那种超越世俗束缚的豪迈情怀。

从艺术表现上看,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例如将羌笛胡琴的春调与美人的欢笑相结合,野船的酒宴与官路的花香相辉映,使整首诗既有动感又具静谧,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意境。

语言上,诗人采用了鲜明生动的词汇,如“弄酒”、“攀花”、“垂手语”等,以及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和动词,如“长”、“醉”、“断”等,使诗句读起来铿锵有力,充满节奏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他们那份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声。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题吴徵君岩居

尧泽润天下,许由心不知。

真风存绵绵,常与达者期。

有道吾不仕,有生吾不欺。

澹然灵府中,独见太古时。

地脉发醴泉,岩根生灵芝。

天文若通会,星影应离离。

亭亭傅氏岩,何独万古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禅定寺集公竹院

公门得休静,禅寺少逢迎。

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

归时常犯夜,云里有经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霓裳羽衣歌

玉烟生窗午轻凝,晨华左耀鲜相凌。

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有时怨别无所惜。

遂令武帝厌云韶,金针天丝缀飘飘。

五声写出心中见,拊石喧金柏梁殿。

此衣春日赐何人,秦女腰肢轻若燕。

香风间旋众彩随,联联珍珠贯长丝。

眼前意是三清客,星宿离离绕身白。

鸾凤有声不见身,出宫入徵随伶人。

神仙如月只可望,瑶华池头几惆怅。

乔山一闭曲未终,鼎湖秋惊白头浪。

形式: 古风

襄阳怀古

襄阳太守沈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

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