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子云文不在兹乎,岂与常人论有无。
兴丧亦皆天意尔,匡人于此莫如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子云文不在兹乎,岂与常人论有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经典《论语》的敬仰之情。"子云"指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贡,"文"则是指《论语》这部经典。在这里,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强调了《论语》与其他书籍的不同,其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在于是否被人们所重视或拥有。
"兴丧亦皆天意尔,匡人于此莫如予。"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宿命观念和自信。他认为世事成败、国家盛衰皆是天意所致,而自己对于《论语》的解读和传承,则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论语》的地位和个人使命感的表达,彰显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不详
以毋为绝绝非毋,自谓门人见处疏。
若使圣人真个绝,不知毋理却何如。
游遍诸侯志不伸,困穷几与死为邻。
大哉博学称夫子,独有当时一党人。
担板人多见一边,圣心思虑甚周旋。
方知大禹同夫子,彼此观之无间然。
巍巍荡荡仰神尧,贤智奸邪混一朝。
无物不归吾造化,去天安得尚遥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