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官行至昭应闻友人出官因寄

贱子来千里,明公去一麾。

可能休涕泪,岂独感恩知。

草木穷秋后,山川落照时。

如何望故国,驱马却迟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这个卑微的人远道而来,您却要离开,只带走一片衣袖。
或许能止住悲伤的眼泪,但岂止是感恩之情让我铭记。
深秋时节草木凋零,山河在落日余晖中显得凄凉。
此刻我如何能望向故乡,只能骑马缓缓离去,心中满是不舍。

注释

贱子:谦称自己地位低微。
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明公:对对方的尊称,指有威望的人。
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帜,这里代指职位或职务。
涕泪:眼泪。
岂独:岂止,不仅仅。
感恩:感激之情。
穷秋:深秋。
落照:落日余晖。
故国:故乡。
驱马:策马。
迟迟:缓慢,形容心情沉重。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自己命运的感慨。"贱子来千里,明公去一麾"两句描绘了一位低微的人物为了见一面尊贵的主人而不远万里,反观自己却被轻易遣送,可见其身份与境遇之悬殊。"可能休涕泪,岂独感恩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能够理解和共鸣自己的悲哀,而非仅是感激于他人的恩惠。

"草木穷秋后,山川落照时"则描绘了一幅秋景图景,万物凋敝,阳光透过山谷,形成一种寂寞与孤独的氛围。最后两句"如何望故国,驱马却迟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即便策马欲行,却又不忍心即刻离去,只能是一再地迟疑。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胸襟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扰扰复翻翻,黄昏飏冷烟。

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

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

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旅情

窗虚枕簟凉,寝倦忆潇湘。

山色几时老,人心终日忙。

松风半夜雨,帘月满堂霜。

匹马好归去,江头橘正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晓望

独起望山色,水鸡鸣蓼洲。

房星随月晓,楚木向云秋。

曲渚疑江尽,平沙似浪浮。

秦原在何处,泽国碧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