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耒高丽松扇

可怜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宫。

万牛不来难自献,裁作团团手中扇。

屈身蒙垢君一洗,挂名君家诗集里。

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张耒高丽松扇》。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古代忠臣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自嘲。

“可怜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宫。” 这两句开篇便抒发了对历史上忠心耿耿却未能得到皇帝恩泽的忠臣的深切同情。这里提到的“十八公”通常被认为是指唐代的十八个忠臣,他们因忠诚而死,后来并没有得到皇帝的承认和荣誉。

“万牛不来难自献,裁作团团手中扇。”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他因为政治原因被贬官,无法像古代忠臣那样为国捐躯,只能在闲暇时刻,用手中的扇子来寄托自己的情怀。

“屈身蒙垢君一洗,挂名君家诗集里。” 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他仍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诗歌留名后世。

最后,“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 这两句则是诗人自比为古代美女婧妤,他们都未能得到应有的尊荣。这里的“网虫”指的是那些平庸之辈,他们往往能够获得权贵的宠信,而真正有才华的人却不得志。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苏轼特有的忧郁与自嘲,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历史忠臣的敬仰,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故李诚之待制六丈挽词

青青一寸松,中有梁栋姿。

天骥堕地走,万里端可期。

世无阿房宫,下建五丈旂。

又无穆天子,西征燕瑶池。

才大古难用,老死亦其宜。

丈夫恐不免,岂患莫己知。

公如松与骥,少小称伟奇。

俯仰自廊庙,笑谈无羌夷。

清朝竟不用,白首仍忧时。

愿斩横行将,请烹乾没儿。

言虽不见省,坐折奸雄窥。

嗟我去公久,江湖生白髭。

归来耆旧尽,零落存者谁。

比公嵇中散,龙性不可羁。

疑公李北海,慷慨多雄词。

凄凉《五君咏》,沉痛《八哀诗》。

邪正久乃明,人今属公思。

九原不可作,千古有馀悲。

形式: 古风

次韵孔常父送张天觉河东提刑

送君应典鹔鹴裘,凭仗千钟洗别愁。

脱帽风流馀长史,埋轮家世本留侯。

子河骏马方争出,昭义疲兵得少休。

定向秋山得佳句,故关黄叶满行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张天觉得山字

西登太行岭,北望清凉山。

晴空浮五髻,晻霭卿云间。

馀光入岩石,神草出茅菅。

何人相指似,稍稍落人寰。

能令堕指儿,虬髯茁冰颜。

祝君如此草,为民已痌瘝。

我亦老且病,眼花腰脚顽。

念当勤致此,莫作河东悭。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赠李道士,并叙

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

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诸公子,戏著幼舆岩石里。

故教世世作黄冠,布袜青鞋弄云水。

千年鼻祖守关门,一念还为李耳孙。

香火旧缘何日尽,丹青馀习至今存。

五十之年初过二,衰颜记我今如此。

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