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此心此理自天根,不待栽培触处生。
只要关防人欲伐,更须著意察滋萌。
这首诗出自宋代朱熹的《训蒙绝句·牛山》,是教育儿童修身养性、培养道德品质的佳作。诗中以“此心此理自天根,不待栽培触处生”开篇,强调了人的本心和道理源自天性,无需刻意培养,自然生长于日常生活中。接着,“只要关防人欲伐,更须著意察滋萌”两句,则指出要警惕并克制私欲的滋生,需要用心观察和预防其萌芽状态。整体而言,这首诗旨在教导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纯正的心性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髓。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气无强弱志为先,努力便行休放肩。
挨得一番难境界,便添脊骨一番坚。
万物当须以理观,不离太极是其源。
故须万类皆我具,只为中心太极存。
难言非谓不容言,谓状其中体段难。
须是养成天地塞,却将正直反而观。
圣人接物本于仁,罕以深言拒绝人。
不足畏辞严且截,急将此意省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