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无愿上人书

郑生驱蹇岘山回,传得安公好信来。

千里阻修俱老骨,八行重叠慰寒灰。

春残桃李犹开户,雪满松杉始上台。

必有南游山水兴,汉江平稳好浮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郑生骑着跛足马从岘山回来,带来了安公的佳音。
虽然相隔千里且都已年老,但重重叠叠的书信温暖了寒冷的心灰。
春末时节桃李花还开着门等待,雪覆盖松杉时才登上高台。
必定会有游览山水的雅兴,汉江平静非常适合浮杯畅饮。

注释

郑生:指一个姓郑的人。
驱蹇:骑着跛足的马。
岘山:地名,位于中国湖北省襄阳市。
安公:指一位姓安的长辈或朋友。
好信:好消息,佳音。
千里阻修:形容距离遥远且路途艰难。
俱老骨:都已年迈。
八行:指书信,古代书信每行八个字。
重叠:一封接一封,表示信件多。
慰寒灰:比喻温暖了冰冷绝望的心情。
春残:春天即将过去。
桃李:桃花和李花,这里代指春花。
犹开户:还开放着,比喻生命力顽强。
雪满:被雪覆盖。
松杉:松树和杉树,常绿树木,代表坚韧。
上台:可能指登上高处或显赫的位置,也可能指季节变换的象征。
必有:一定会有。
南游:到南方去旅行。
山水兴:游览山水的兴致。
汉江:中国长江的最大支流,流经湖北等省份。
平稳:水流平缓。
好浮杯:适合玩漂流酒杯的游戏,比喻水面平静适宜泛舟游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郑生从岘山返回的场景,带来了安公的好消息。诗中表达了岁月匆匆,时光流逝,人也随之老去。春天即将过去,桃李依然开放,而松杉上却是厚厚的雪。

"千里阻修俱老骨"一句,生动地展示了郑生的艰难旅途和岁月对身体的侵蚀;"八行重叠慰寒灰"则传达了一种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慰藉。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仍旧保持着一份南游山水之兴致。末句"汉江平稳好浮杯"展现了诗人希望在平静稳定的汉江上漂泊,以此来满足内心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岁月蹉跎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体现了古典诗词的婉约与深邃。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荅陈秀才

万事皆可了,有诗门最深。

古人难得志,吾子苦留心。

野叠凉云朵,苔重怪木阴。

他年立名字,笑我老双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荅知己自阙下寄书

故人劳札翰,千里寄荆台。

知恋文明在,来寻江汉来。

群机喧白昼,陆海涨黄埃。

得路应相笑,无成守死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荅崔校书

雪色衫衣绝点尘,明知富贵是浮云。

不随喧滑迷真性,何用潺湲洗污闻。

北阙会抛红駊騀,东林社忆白氛氲。

清吟有兴频相示,欲得多惭蠹蚀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荆门勉怀寄道林寺诸友

荣枯得失理昭然,谁敩离骚更问天。

生下便知真梦幻,老来何必叹流年。

清风不变诗应在,明月无踪道可传。

珍重匡庐沃洲主,拂衣抛却好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