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姥山石崖上竹鞭

江水浸石壁,峭直无鸟踪。

穴垂青竹根,瘦蛇愁作龙。

霹雳雨脚入,湿点莓苔封。

世人不得用,八马今乖慵。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翻译

江水漫过石壁,陡峭笔直没有飞鸟的痕迹。
洞穴下垂着青竹的根,一条瘦弱的蛇仿佛在忧虑地变成龙。
雷电般的雨水落下,打湿了莓苔,覆盖了洞口。
这神奇的景象世人无法利用,如今连拉车的八匹马也显得懒散无精。

注释

江水:江河的水。
浸:漫过,浸润。
石壁:岩石的峭壁。
峭直:陡峭笔直。
无鸟踪:没有飞鸟的踪迹。
穴:洞穴。
垂:下垂。
青竹根:青色的竹子根部。
瘦蛇:瘦弱的蛇。
愁:忧虑。
作龙:化作龙。
霹雳:雷电。
雨脚:雨滴。
入:落下。
莓苔:一种苔藓植物。
封:覆盖。
世人:人们。
不得用:无法利用。
八马:通常指拉车的八匹马。
乖慵:懒散无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慈姥山石崖上独特而险峻的景象。"江水浸石壁"写出了江水的力量,它侵蚀着石壁,显示出大自然的威力。"峭直无鸟踪"进一步强调了崖壁的陡峭,连飞鸟都难以立足,增添了空旷与荒寂之感。

"穴垂青竹根"描绘了石缝中顽强生长的青竹,它们扎根于艰难之地,展现出生命的坚韧。"瘦蛇愁作龙"运用比喻,将瘦弱的蛇比作渴望成龙的志向,寄寓了诗人对不凡之志的赞美。

"霹雳雨脚入,湿点莓苔封"描绘了雨势之大,雨水如雷电般击打在石壁上,湿润了苔藓,形成了一幅生动的雨景图。这句也暗示了环境的恶劣和生存条件的艰苦。

最后两句"世人不得用,八马今乖慵"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奇观无人赏识的感慨,暗含了人才被埋没或得不到施展的遗憾,以八马来象征才能,意指即使有卓越的能力,也因世道不公而显得懒散无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山水之间的细节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慈姥矶下

芦汀泱漭外,露敛见孤嶂。

行舟每出观,渐近已殊状。

傍来认饮牛,正去忽侧盎。

水壑阴若舂,野鸟时与相。

且待风色回,出口始浩荡。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新冬伤逝呈李殿丞

恶老今逼衰,孤寂仍足悲。

寒风一夜起,曩事无不思。

手泽在故物,默历非故时。

梦寐犹平常,反悟恨莫追。

人生苦情累,安得木石为。

赖有同舍郎,相语强解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辄成短言用叙单悃

早事太尉府,谬以才见论。

身作邑中吏,日陪丞相尊。

嵩山云外寺,伊水渡头村。

泉味入香茗,松色开清樽。

题诗人半醉,马上景已昏。

归来属后乘,冠盖迎国门。

悠悠失贫贱,苒苒历凉温。

而今处穷僻,落莫思旧恩。

终日自鲜适,终年长不言。

已觉人事寡,惟闻鸡犬喧。

东风有来信,满幅兰与荪。

深知故人意,遗我涤冥烦。

一章言罨画,溪好如目存。

何须到云壑,便若游花源。

一一先造化,可以轻瑶琨。

成诵今在口,愿将醒病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新安潘侯将行约游山门寺予以泞淖遂止因为诗以见怀

苍山自为门,呀豁异镌镵。

路通石壁尽,潦起田穟陷。

傍岭有结庐,潜潭净于鉴。

闻之固欲往,久雨湿泥泥。

莫陪太守车,然诺岂诳赚。

遥遥桥上去,望望马犹站。

畏滑不肯行,非关惜鞯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