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若将酒肉污伽蓝,因果分明语再三。
说著人情都不顺,山僧到此口难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怀深所作的《资福遣土地出院(其三)》。诗中以酒肉与佛寺的不相容为喻,表达了因果报应的深刻哲理。首句“若将酒肉污伽蓝”,形象地描绘了将不洁之物带入清净之地的不和谐情景,暗示了行为与道德的冲突。次句“因果分明语再三”,强调了因果报应的真理,无论行为如何,终将受到相应的结果,诗人反复强调这一道理,旨在警示世人。后两句“说著人情都不顺,山僧到此口难缄”,则通过描述人情的复杂与山僧的无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即在现实生活中,尽管道理清晰,但执行起来却往往困难重重,甚至违背常理。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言式表达富有哲思,既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因果循环观念,又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智慧和情感。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林底常怀老药山,皮肤脱尽万机闲。
披云月下时长啸,千古风流满世间。
戏镌崖石号披云,且欲朝昏见古人。
折脚铛中聊自足,世间囊喜不关身。
拄筇台畔自腾腾,野草闲花照眼明。
绿水青山皆旧物,鸟啼猿笑别无声。
春暖岩花处处红,住山境界乐无穷。
劳生奔竞何时已,说与还如耳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