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戏镌崖石号披云,且欲朝昏见古人。
折脚铛中聊自足,世间囊喜不关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首句“戏镌崖石号披云”,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述了僧人戏谑地在岩石上刻下“披云”二字,仿佛在与自然对话,享受着与云相伴的乐趣。次句“且欲朝昏见古人”,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每日从早到晚都能见到古人,这里的“古人”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智者或先贤,象征着智慧和精神的传承。
接着,“折脚铛中聊自足”,通过生活中的小物件——一个有折痕的锅,来表达诗人满足于简朴生活的态度,强调内心的富足远胜物质的奢华。最后,“世间囊喜不关身”,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超脱世俗、不为外物所累的心境,即使外界的喜悦与他无关,他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释怀深对自然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拄筇台畔自腾腾,野草闲花照眼明。
绿水青山皆旧物,鸟啼猿笑别无声。
春暖岩花处处红,住山境界乐无穷。
劳生奔竞何时已,说与还如耳畔声。
当年吴越日相攻,蚁斗蜗争不少容。
范蠡西施伎俩尽,青山依旧白云中。
兀坐云根懒举头,更无言句示禅流。
森罗万象分明说,有口何妨挂壁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