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行路难

荆山之白玉兮。

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

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

人情厚薄苦须臾,昔似连环今似玦。

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

傍人见环环可怜,不知中有长恨端。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荆山出产的白玉啊。
能工巧匠雕琢成双环相连,月亮亏缺时镜中的影子也仿佛被穿透。
旧友赠我这对环作为信物,恩情深藏其中绵延不断。
人的情感时浓时淡令人痛苦,从前如双环般紧密如今却像玦一样断裂。
双环虽可碎但无法分离,为何物还在而人心已转移。
尊贵的客人不要急于欢乐,听我唱一曲《路难》吧。
旁人看见这双环觉得可爱,却不知其中蕴含着深深的遗憾。

注释

荆山:古代传说中产美玉的地方。
良工:技艺高超的工匠。
双环:古代的一种饰品,象征团圆和紧密相连。
月蚀:月亮被遮挡,此处喻指关系出现裂痕。
镜心穿:镜中影子仿佛被穿透,形象描绘环中的情感深厚。
妾:古代女子自称,此处指诗人自己。
昔似连环今似玦:昔日情感紧密如双环,现在却断裂如玦,玦是不完整的环形玉器。
上客:尊贵的客人。
路难:乐府古题,多咏叹人生艰难。
傍人:旁观者,他人。
长恨端:深深的遗憾或痛苦的源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杂曲歌辞·行路难》,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作品。诗中的"荆山之白玉兮"开篇即设定了一种高洁而冷艳的情境,白玉象征纯洁和坚硬,而"良工雕琢双环连"则是对这份情感细致入微的刻画,通过精美的工艺将两颗珠子联结在一起,寓意着深厚的情谊。

"月蚀中央镜心穿"一句中,以月亮穿透中心比喻情谊之深,宛如月光穿透夜空,清晰而不可触摸。"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表达了对过往情谊的回忆与珍视,这份恩情就像那无法断绝的珠链一样。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和境遇变迁,"人情厚薄苦须臾"一句表现出人心易变,一时的深情可能转瞬即逝。昔日如连环紧密相连的关系,如今却如同玦子一般松动。

"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这两句表达了对无法挽留之事的无奈与哀伤。尽管情谊难以割舍,但现实总是让人不得不面对分离。

最后,诗人劝勉远行者不要急于欢乐,因为听着别人的歌谣,只会感到路途的艰难和孤独。而旁观者看到断裂的珠环,也许只会觉得可怜,却不知道其中蕴含的是长久的情愁。

整首诗通过对珠链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惜以及对现实离别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复杂,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其一)宫中调笑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杂曲歌辞(其二)宫中调笑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杂体五首(其一)

沈沈匣中镜,为此尘垢蚀。

辉光何所如,月在云中黑。

南金既雕错,鞶带共辉饰。

空存鉴物名,坐使妍蚩惑。

美人竭肝胆,思照冰玉色。

自非磨莹工,日日空叹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杂体五首(其二)

古宅集祆鸟,群号枯树枝。

黄昏窥人室,鬼物相与期。

居人不安寝,搏击思此时。

岂无鹰与鹯,饱肉不肯飞。

既乖逐鸟节,空养凌云姿。

孤负肉食恩,何异城上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