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

南宫鸳鸯地,何忽乌来止。

故人锦帐郎,闻乌笑相视。

疑乌报消息,望我归乡里。

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荅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诗人通过描绘一场乌鸦停歇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期待再次团聚的愿望。

首句“南宫鸳鸯地,何忽乌来止。”设置了一种意外、突兀的氛围。南宫中的美丽环境里,突然间有乌鸦降落,这种场景本身就显得有些不和谐,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期待。

“故人锦帐郎,闻乌笑相视。”这里的“故人”指的是旧友或亲近的人,他们共处在一片锦绣般的环境中。听到乌鸦的声音后,两人相视而笑,这里的笑容背后可能隐藏着对彼此的牵挂和关切。

“疑乌报消息,望我归乡里。”诗人将乌鸦之声解读为一种信息或预兆,希望自己能够回到故乡去。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家乡的渴望,以及与亲友团聚的强烈愿望。

“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承诺和自责。在他返回故乡之时,希望能够看到乌鸦头部变白,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同时,他也感到惭愧,因为曾经对于友情的误解和欢喜可能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描写乌鸦这一意象,以及对亲友的思念与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荅刘禹锡白太守行

吏满六百石,昔贤辄去之。

秩登二千石,今我方罢归。

我秩讶已多,我归惭已迟。

犹胜尘土下,终老无休期。

卧乞百日告,起吟五篇诗。

朝与府吏别,暮与州民辞。

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

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

为郡已周岁,半岁罹旱饥。

襦裤无一片,甘棠无一枝。

何乃老与幼,泣别尽沾衣。

下惭苏人泪,上愧刘君辞。

形式: 古风

荅故人

故人对酒叹,叹我在天涯。

见我昔荣遇,念我今蹉跎。

问我为司马,官意复如何。

荅云且勿叹,听我为君歌。

我本蓬荜人,鄙贱剧泥沙。

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

自从筮仕来,六命三登科。

顾惭虚劣姿,所得亦已多。

散员足庇身,薄俸可资家。

省分辄自愧,岂为不遇耶。

烦君对杯酒,为我一咨蹉。

形式: 古风

荅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

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

心不择时适,足不拣地安。

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端。

常见今之人,其心或不然。

在劳则念息,处静已思喧。

如是用身心,无乃自伤残。

坐输忧恼便,安得形神全。

吾有二道友,蔼蔼崔与钱。

同飞青云路,独堕黄泥泉。

岁暮物万变,故情何不迁?

应为平生心,与我同一源。

帝乡远于日,美人高在天。

谁谓万里别,常若在目前。

泥泉乐者鱼,云路游者鸾。

勿言云泥异,同在逍遥间。

因君问心地,书后偶成篇。

慎勿说向人,人多笑此言。

形式: 古风

荅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

今岁日馀二十六,来岁年登六十二。

尚不能忧眼下身,因何更算人间事。

居士忘筌默默坐,先生枕曲昏昏睡。

早晚相从归醉乡,醉乡去此无多地。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