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

仲月霜气严,朝来厚如雪。

鸿雁各南飞,羽毛将恐折。

征途履以足,侵骨寒于铁。

得罪此为轻,君恩大欢悦。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深秋的霜气格外严寒,早晨起来仿佛积雪深厚。
大雁各自向南方飞去,怕是翅膀都要冻得折断了。
长途跋涉,每一步都像踩在铁上,刺骨的寒冷。
这样的艰难困苦算不得什么,因为您的恩情比这更让我欢喜。

注释

仲月:秋季的第二个月,通常指农历八月。
霜气严:指霜降后天气寒冷。
朝来厚如雪:早晨起来地面覆盖着厚厚的霜,比喻其白且厚。
鸿雁:大雁,一种候鸟,秋天南飞。
征途:长途旅行或旅程。
侵骨寒于铁:形容寒冷深入骨髓,比铁还冷。
得罪:冒犯,触怒。
君恩:对君主的恩惠或恩宠。
大欢悦:极大的喜悦或满足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周仲章太博之钜野》,描绘了深秋时节的严霜景象。"仲月霜气严,朝来厚如雪",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霜冻之重,仿佛厚厚的白雪覆盖大地,渲染出寒冷而凝重的气氛。接着,"鸿雁各南飞,羽毛将恐折"借鸿雁南迁,暗示友人即将远行,担忧其旅途艰辛,连鸟儿都可能因严寒而折损羽翼。

"征途履以足,侵骨寒于铁"进一步强调了出行的艰难,行走之路如同踏在冰冷如铁的地面,直刺骨髓。然而,诗人认为这样的困难与"得罪此为轻"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君恩的感激之情。最后,"君恩大欢悦"传达出对周仲章能够得到朝廷恩宠的欣慰,也暗含着对友人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霜雪、鸿雁和严寒的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关切以及对仕途成功的期盼,情感真挚,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周仲章都官通判湖州

溪水日霅霅,弁峰日峨峨。

中有水精宫,此名其谓何。

湖水传玉娘,扬光溯常娥。

昔人美清夜,高楼发微歌。

风流百年馀,所历才彦多。

我尝居其下,醉舞或傞傞。

君行贰郡事,结骑黄金珂。

容仪苦白皙,度桥鸣橐驼。

士女夹道看,秋风吹縠罗。

言是公侯家,大体侬弗过。

问侬底未辨,撑船入芰荷。

应莫劝蚕织,生计非杼梭。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送周寺丞宰新郑

仲冬言徂征,晓月在环玦。

京水生层冰,梅山见残雪。

县庭槐已古,堂壁碑未缺。

惟吾故交意,赠子以为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

箭头破贼弃不为,笔端射策取桂枝。

殿前脱袍改旧色,庭下折腰甘去时。

历阳郡小太守好,督邮官闲众吏嬉。

江边竹园啼竹鸡,竹里种花春过迟。

东望望夫云脚垂,烟雨隔岸风樯攲。

湿雁不起沙上嘶,君思历乱如盎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周衍长官知辽州

二月辽阳去,辽阳草未生。

春风吹胡沙,捲起黄云平。

土人耕耨晚,种黍何时成。

塞地寒且薄,百役子宜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