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家

一月春寒缩牛马,束桂薪刍不当价。

去年霜早谷蕃熟,雨烂秧青无日晒。

深山处处人夷齐,锄荒饭蕨填朝饥。

干戈满地此乐土,不谓乃有凶荒时。

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为命牛亦冻。

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月春寒使牛马蜷缩,捆束桂枝当柴火也不值钱。
去年霜降得早,谷物丰收,雨水充足秧苗绿得没日头晒。
深山里人人像古代隐士夷齐,除草做饭以野菜蕨根充饥,每天清晨都饥饿。
在这看似和平的土地上,战争四起,却仍有快乐,谁能想到会有如此灾难之时。
今年有田地,但谁来耕种?全靠牛,而牛也受冻。
你没看见邻居老翁八十岁了还不能安享晚年,昨晚哭他的牛就像哭自己的孩子一样伤心。

注释

春寒:寒冷的春天。
缩:蜷缩。
束桂薪刍:捆束桂枝作柴火。
不当价:不值钱。
谷蕃熟:谷物丰收。
雨烂:雨水充足。
夷齐:古代隐士伯夷和叔齐。
锄荒:除草。
凶荒:灾难。
恃牛:依赖牛。
冻:受冻。
邻翁:邻居老人。
不得死:不能安享晚年。
哭牛如哭子:哭牛如同哭自己的孩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萧立之所见的春寒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民生问题。首句“一月春寒缩牛马”写出了早春时节的严寒,连牛马都因寒冷而行动迟缓。接下来,“束桂薪刍不当价”暗示了物价上涨,柴草贵得难以承受。

诗中通过“去年霜早谷蕃熟”和“雨烂秧青无日晒”两句,回忆了去年丰收的场景,与当前的困境形成对比。农人们在深山中艰辛劳作,“锄荒饭蕨填朝饥”,生活困苦,尽管身处“乐土”,却面临战乱带来的灾难。

“干戈满地此乐土,不谓乃有凶荒时”表达了诗人对战乱频仍、百姓生活陷入困顿的忧虑。最后两句“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为命牛亦冻”揭示了当前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因为连赖以生存的牛也因寒冷而无法正常劳作。诗人以“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形象地描绘了老翁失去耕牛后的悲痛,反映出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春寒时节农民的艰辛生活,以及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399)

萧立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人之常德

秋风原头桐叶飞,幽篁翠冷山鬼啼。

海图拆补儿女衣,轻衫笑指秦人溪。

秦人得知晋已前,降唐臣宋谁为言。

忽逢桃花照溪源,请君停篙莫回船。

编蓬便结溪上宅,采桃为薪食桃实。

山林黄尘三百尺,不用归来说消息。

形式: 古风

送县宰赴召

出宰男邦过冉求,潦江木落四番秋。

主恩父母朝天去,失哺婴孩伏地留。

一片丹心深国虑,数茎白发为民愁。

邑人共绘生祠像,不戴貂蝉官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沁园春.寿春陵史君叔

五马南来。一骑东驰,诏黄已催。

正寻幽择胜,闲边点检,吟风弄月,忙处徘徊。

玉井莲房,碧筒酒熟,趁得长年千岁杯。

杯浮处,正芒寒南极,色映三台。

明光殿北屏门,记御笔亲题名姓来。

看河东召入,韩侯归觐,通班玉笋。稳上鸾台。

作汉元功,继唐八叶,绿鬓依然昼绣回。

安排了,待秋风先看,双桂联魁。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庆宁乡令

笑问鸥盟,所不同心,有如大江。

念渊明漫仕,虽轻斗粟,弦歌有得,难慕柴桑。

相业流芳,元枢新躅,拈作先生一瓣香。

长生酒,仗西风桂子,吹到河阳。湘江。笑绾铜章。

便好筑绵州六一堂。

看千年辽鹤,重归故里,一般明月,又上潇湘。

橐紫翻荷,官黄书诏,不待阴成蔽芾棠。

中书考,更侯封酂国,汤沐宁乡。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