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亭闲望

东亭尽日坐,谁伴寂寥身。

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

笑言虽不接,情状似相亲。

不作悠悠想,如何度晚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东亭度过整天,身边没有陪伴,只有寂寞相随。
绿色的桂树被视为尊贵的客人,红蕉仿佛是美丽的佳人。
虽然无法与他们谈笑,但感觉彼此情感亲近。
如果不让自己思绪飘渺,又该如何度过这晚春时光呢?

注释

东亭:指位于东方的亭子,可能是个诗人常去的地方。
尽日:整日,全天。
寂寥身:孤独的自己。
绿桂:绿色的桂树,古人常以桂树象征高雅。
佳客:尊贵的客人,这里借指绿桂。
红蕉:红色的芭蕉,常被诗人用以比喻美人。
美人:这里指代红蕉,赋予其人的情感和形象。
笑言虽不接:无法与桂树和红蕉交谈。
情状似相亲:但看着它们,感觉像是有亲近的情感。
悠悠想:指思绪飘渺,漫无边际的思考。
晚春:春季的末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亭中静坐度日,四周环境的宁静使得他感到有些寂寥。然而,他并未感到孤独,因为周围的大自然成为了他的伴侣。绿色的桂树就像是来访的佳客,而红色的蕉叶则如同美丽的人儿。在这静谧的氛围中,虽然没有人与他交谈,但大自然的景致却让他感到亲切,无需多言便能感受到它们之间的情意。

诗人的心境是平和的,没有过多的忧愁或是悠长的思考。他只是在享受这宁静的时光,试图以这种方式来度过这个晚春的季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通过与自然的交流来获得心灵平静的意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东城春意

风软云不动,郡城东北隅。

晚来春澹澹,天气似京都。

弦管随宜有,杯觞不道无。

其如亲故远,无可共欢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东院

松下轩廊竹下房,暖檐晴日满绳床。

净名居士经三卷,荣启先生琴一张。

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

有时闲酌无人伴,独自腾腾入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代人赠王员外

好在王员外,平生记得不。

共赊黄叟酒,同上莫愁楼。

静接殷勤语,狂随烂熳游。

那知今日眼,相见冷于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汎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