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少隐实录院对竹三首(其二)

老来须鬓白刁骚,犹喜丹心未遽凋。

秋赋肯甘同宋玉,昼眠聊复继边韶。

翩翩幽鸟随风屐,炯炯寒灯伴夜寮。

多谢故人珠玉寄,水云堆里望天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和周少隐实录院对竹三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晚年情怀的诗句。

“老来须鬓白刁骚”,这是诗人自叙年迈,头发如同老树枯枝般白了,但仍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犹喜丹心未遽凋”则表达了尽管身体可能衰老,但内心的赤诚和热情依旧。

“秋赋肯甘同宋玉”,诗人自比为古代的才子宋玉,愿意在秋天的环境中与他一道享受吟咏文学的乐趣。“昼眠聊复继边韶”,白日里小憩一会,再续前人的文学创作,如同边塞诗人边韶。

“翩翩幽鸟随风屐”,描绘了空中飘逸的鸟儿随风飞舞,给人以自由自在之感。“炯炯寒灯伴夜寮”,则是夜晚里,寒冷的油灯照亮了诗人的书房,陪伴着他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多谢故人珠玉寄”,诗人对朋友赠送的珍贵礼物——珠玉表示感激,这些都是知识分子之间情谊的象征。“水云堆里望天朝”,在充满水汽和云雾的地方,诗人仰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充满了对未来、对理想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位晚年文人的淡泊名利、热爱文学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周少隐实录院对竹三首(其一)

夫子文章仆命骚,高标宁若岁寒凋。

惯看雄辩朝挥麈,想见清吟夜度韶。

老去荷君频折简,时来容我尚同寮。

区区长倩何为者,不乐平原意本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其六)

举首西风漫障尘,清无纤翳六花新。

谢庭拟似吟飞絮,洛浦飘飖见丽人。

漏箭不知楼外晓,觥筹先发坐中春。

兔园盛集应难继,空想当时主与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其五)

厌闻饥雀噪空囷,犹喜茅斋未遽倾。

屑玉岂劳青女送,飞花聊混白云霙。

预占岁稔矜祥旧,不择贫家荷施平。

早晚林梢挂寒日,为回和气慰饥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其四)

瑶林交映出风尘,便觉寒门气象新。

莫讶窗前群噪鹊,须怜江上有归人。

抛砖已喜来荆璞,斲垩无劳运郢斤。

坐拥红金饶大嚼,一时高会幕中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