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属于豪放派诗风。诗中描绘了一幅雪后清新、美丽的景象和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举首西风漫障尘":开篇即以大气磅礴的笔触,写西风吹拂尘埃,天空变得洁净无瑕。这里的“举首”表明诗人抬头望去,一副不畏浮云的姿态。
"清无纤翳六花新":接下来是对雪后的景色进行描写。“六花”指的是雪花,形容其洁白如玉,纷飞而下。这里的“清无纤翳”强调了雪花之美,无一丝杂质。
"谢庭拟似吟飞絮":此句借用古人谢灵运的典故,他曾在庭院中吟诵诗歌,声音如同轻柔飘逸的棉絮。这句话表明诗人的境界超脱于尘世之外,与自然和谐。
"洛浦飘飖见丽人":“洛浦”指的是河南洛阳的古称,此处用来泛指美好的地方。这里的“飘飖见丽人”则是对美好景色中出现的优雅人物的描写,增添了一抹生动。
"漏箭不知楼外晓":这句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无感,表现了诗人心境的超然。漏箭,即古代计时用的工具,这里用来形容夜深人静之中,对于外界的时间流逝毫不在意。
"觥筹先发坐中春":“觥筹”是古代饮酒时用的一种筷子,引申为宴会时使用的器具。这里的“先发坐中春”则表明诗人在室内就能感受到春意盎然,即便是在严冬腊月之时。
"兔园盛集应难继":此句中,“兔园”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曾经居住的地方,后来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所在。这里“盛集应难继”表达了对当年盛况难以重现的感慨。
"空想当时主与宾":结尾处,诗人陷入沉思之中,仿佛回到历史的某个瞬间,回味着主持和宾客之间的交往情景。这里的“空想”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场面无限留恋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清新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宴会中超脱感受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历史之美的一种独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