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淩水县

野径如遗索,萦纡到县门。

犁人趁牛日,蜑户聚鱼村。

篱落春潮退,桑麻晓瘴昏。

题诗惊万里,折意一消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路过凌水县时所见的乡村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风光。首句“野径如遗索,萦纡到县门”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蜿蜒曲折的小路,仿佛是被遗忘的线索,最终通向县衙所在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

接着,“犁人趁牛日,蜑户聚鱼村”两句,通过农夫赶着牛耕作和渔民聚集在鱼村的场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日常与繁忙,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农夫与牛的劳作,象征着辛勤与希望;渔民的聚首,则预示着收获与喜悦。

“篱落春潮退,桑麻晓瘴昏”描绘了一幅春潮退去后,篱笆旁的景象,以及晨雾中桑麻田的朦胧景象。春潮退去,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而晨雾中的桑麻田,则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对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题诗惊万里,折意一消魂”表达了诗人在此景此情下的感慨。他或许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想要留下自己的印记,但又因这份美好难以言表而感到心神俱醉。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活真谛的感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凌水县的乡村生活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既展现了地域特色,又蕴含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杨文中将北渡何武翼出妓作会文中清狂不喜武人径饮三杯不揖坐客上马驰去索诗送行作此

兰丛聚贵客,花轮环侍儿。

三杯吾径醉,四座汝为谁。

但觉眩红碧,了不闻歌吹。

翩然上马去,海月解相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渡海

万里来偿债,三年堕瘴乡。

逃禅解羊负,破律醉槟榔。

瘦尽声音在,病残须鬓荒。

馀生实天幸,今日上归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夜坐分题得廊字

一雨饯残暑,瘴痾苏簟凉。

卧闻山果落,起觉斛兰香。

幌内水萤入,阶除露叶光。

知谁爱清境,步屧响修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狱李生来谒出百丈汾阳二像为示因而摹之作此时即欲还谷山

一钵寄城市,皤然须鬓长。

风埃穷百丈,翰墨老汾阳。

家在青松岸,门连白鸟行。

知谁施舟尾,载我下沅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